十萬是什麼概念?換算成人,那也是密密麻麻如蝗蟲過境,更不用說妖獸妖禽個體巨大,小則數丈,大則數十丈,妖獸佔據大地,妖禽遍佈蒼穹,兩相滾滾而來,說是遮天蔽日還真不是誇張手法。
如果單從數量上進行對比,蘭芝縣所有術士加起來,不超過三萬,這裡麵包括了宗門術士,家族術士,以及散修。三萬對陣十萬,相當於一打三,數量上已處於劣勢,更不用說蘭芝縣處於防守狀態,獸潮處於攻擊狀態,以人族個體而論,防守本就處於劣勢。
這還是獸潮,獸潮後面更有四十多名六品妖將,十位五品妖帥。
這要是一個應對不好,蘭芝縣這個擁有著上百萬人口的邊陲大縣,就要在妖族大軍下灰飛煙滅了。
一番爭執和商討下來,最終確定了方案,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無非兵對兵,將對將,到了術士和妖族這個層次,凡人的兵法謀略,起的作用就沒那麼理想了,不是說沒用,而是有時候一方即便人數眾多,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但是遇上另一方有一位擁有絕對實力的高品級術士,一切都是白給。
總之,在超凡世界,往往一場戰役決定勝負的從來不是數量眾多的低端戰力,而是數量佔少數的高階戰力,這就決定了凡人的兵法謀略少有用武之地,只在一些區域性戰爭中起一些不關鍵的作用。
就像這次的妖族大軍,十萬獸潮確實龐大,堪稱天災,但對於五品術士來說,並無多大威脅,只要他們能殺敗十大妖帥,這場戰役就算勝了,至於上百萬凡人,就算被十萬獸潮殺的一乾二淨,那又有什麼關係?
這方天地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沒了凡人,少了人給他們服務,大不了就去其他地方裹挾過來,重建蘭芝縣就行了。
不然蘭芝縣敢建在萬妖山脈外圍?蘭芝縣能存在無數年,自是有其道理的,城中凡人早不知換了多少批了。
白君朔自是不知道這裡面的諸多門道,但就算他知道了又能如何?他活著就不容易了,哪管得了其他人死活。
一番商討,確定下來,參會的佛門、道庭、閻羅殿、風伯谷、儒聖書院、戰神殿、天木園、問道仙府、雷公府、司辰宮、火神教、雨師門、萬仙教、長生殿等十四個宗門,十四位五品宗主對戰十大妖帥,各宗門六品司長對戰那四十多位六品妖將,各宗門七品執事對戰那五百多位七品妖獸,餘下各宗八九品門人,組成防線,抵禦十萬獸潮。
其中,白君朔作為與會唯一的七品,在各方扯皮下,被委以負責統帥各宗七品執事,獵殺七品妖獸的重任,這個位置在低端戰局中起非常關鍵的作用,獸潮能否結束,蘭芝縣百萬凡人能否活命,全看七品妖獸能否被解決,只要解決了所有七品妖獸,十萬獸潮群龍無首,自會退卻。
這是歷來解決獸潮的不二策略。
白君朔自知無端被委以重任,身份地位只是表象,實則是與會許多人恐怕都想要他死吧,越是重要的位置,越是危險,看似風光,實則包藏殺機。
但是沒有辦法,他只能接受,也許這是一場局,潤物細無聲的局,當他隨同閻羅殿眾人搬進蘭芝縣時,這局就成了。
獸潮來襲,各方勢力首腦會晤,白君朔要麼獨自留在臨時駐地,要麼跟隨嚴世璽參會,他如果選擇獨自留下,結果可想而知,他如果選擇跟隨嚴世璽參會,又有這樣的位置等著他。
他不知道這裡面哪些人是方雷這種魔修的手筆,哪些是正常術士的手筆,但想來在針對他的事情上,兩者都下了功夫,魔修必然是早有謀劃,正常術士則可能是臨時起意、順水推舟。
但不管怎樣,結果已經註定,他只能聽命行事,不然按照剛組建的鬥部定下的戰時條例,他違抗軍令,就會被處以極刑,這或許是很多人都想看到的結果。
對此,嚴世璽據理力爭,也無能為力,因為十三大宗門中,過半數宗主都贊成了這個授命。
他面色難看,只能歉意地看向白君朔,本來只要等到四師兄前來,白君朔就能安全撤離蘭芝縣,沒想到遇上了妖族入侵,他原想著把白君朔帶在身邊,就能護他周全,沒曾想入了這樣的局。
他都想帶著白君朔直接走人算了,這仗不打了,但是冷靜下來後,他知道這樣做是取死之道,其他宗門絕不會看著他帶著白君朔單獨離開蘭芝縣,其中更不用說還有魔修虎視眈眈,恐怕恨不得他這樣做,而且蘭芝縣閻羅殿這麼多人還需要他,他也不能一走了之。
“這些混賬!”他心頭暗罵,卻是無可奈何。
白君朔看著這些人,心裡在猜測哪些人是魔修,哪些勢力淪為了魔修巢穴,已知雷公府府主方雷必是魔修,萬仙教教主莫啟權多半也是,畢竟兩人一個兒子是魔修,一個司長是魔修,手下那麼多人是魔修,他們怎麼會不知道?
雨師門與雷公府曾在鬥法大會上狼狽為奸,其門主裘三娘疑是魔修,至於其他宗門他就不知道了,他不怕接下這樣的重任,在十萬獸潮中與敵廝殺,他怕的是忽然有友軍給他來個背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