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當初王爺所在的邊關正在打仗,因為當時的軍餉不及時死了多少人?差一點自家王爺就守不住邊關了。
一般的貪汙受賄,自家王爺還能看在你是兩朝元老的份上,給你一點體面。要是貪汙的是及其重要的軍餉……,那他只能對丞相點根蠟了。
而且就是他這個暗衛,看到收集上來的資料,心裡都是憤怒的,更何況還是當初戰役的當事人呢?
龍睿淵看完以後,猛的合上了賬本,冷冷的開口道“現在,給本王備馬,本王要去皇宮一趟。”
這一次他不讓丞相餘慶付出該有的代價,就對不起當初為了保衛這個國家而犧牲的戰士們!
皇宮中禦書房內,龍澤坐在上位看著手裡自家皇弟收集來的證據。
越是翻看越是視怒不可揭,最後氣的差點掀翻了面前的禦桌!
龍澤隨手把收集來的證據往地上一扔,道“誰能告訴朕,如果丞相這樣還算不上是叛國罪的話,那算什麼?”
聽到這話,幾位內閣大臣還有幾位將軍對視一眼,其中一位彎腰拾起地上的賬本翻看。越看臉色越是難看,看完以後,又遞給了其他幾位同僚,等到禦書房內所有大臣都瀏覽完畢後。
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如果賬本上的一切都是真的,而不是睿王為了拉丞相下馬故意栽贓的話,那麼丞相餘慶還真的是罪該萬死了!
要知道當初連結大涴國的邊關,可是差一點就被攻克了,那可是要寨!真要是被攻克了,那他們龍宸國可就要亡國了。
那場戰役足足有五年之久,最後還是睿王出了個調虎離山之計,把對方的要寨給攻破了,最後大涴國不得不和他們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的條約,他們龍宸國才得以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也就是這一段時間裡儲位更疊,天災不斷,如果不是新皇有手段有心計,加上又有一旁睿王在輔佐,現在龍宸國是怎麼樣那還是一個問題。
現在有人被查到了當時發國難財的人,其中丞相是領頭羊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接下來丞相府要遭殃了。
要是丞相沒有昏迷不醒,可能還會想辦法周旋周旋。現在嘛,證據鐵證如山地擺在面前,他們這些人都活了大半輩子了,要是還看不清楚形式為丞相說好話的話,說不定當場就要被扣上一頂同夥的帽子了。
到時候丟官都是輕的,抄家滅族才是真的。
那些武將們想的又更簡單了,他們在邊關拼死拼活,還有人拿他們當初的軍餉做文章,害得他們當初餓著肚子上戰場,最後損失了多少兄弟才換來了一場場的勝利?!
想到這裡,武將們就恨不得現在就去丞相府吧,丞相餘慶那個老賊給拉出來千刀萬剮。
那可是活生生的一條人命呀!
當初如果他們是填飽肚子上戰場的話,怎麼可能會損失了那麼多的人?
他們那個時候還以為是朝廷真的是沒錢了,所以為了他們身後的親朋好友,即使是餓著肚子,他們也都是寧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下地獄。
最後好不容易在事結束了,朝廷卻又拿不出多少的銀子給戰士們做補貼,當時他們還心裡低落了許久。
自己說不是朝廷吝嗇,朝廷真的國庫很空虛。如今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現在卻告訴他們原來當初朝廷頒下來的軍餉和補貼有很多,只不過大頭都被丞相昧下來來了。
這怎麼能不讓眾位武將氣憤?
怎麼能不讓眾位武將恨得牙癢癢的?
更何況丞相不僅貪墨了軍餉,就連前幾年各處都天災不斷的時候,各處賑災的銀子也都被丞相貪墨了不少。
此種舉動,不易於是在皇家頭上動土。
知道丞相頭頂上被扣了一頂叛國帽子,就已經翻不了身的各位閣老,紛紛站出來指責道“丞相他沒軍餉視為叛國罪,罪大惡極,論罪當誅。”
“微臣附議程閣老所言,國難當頭,丞相還發國難財,根本不配為丞相。”
“對!餘慶那個老賊說不定早就有了謀反之心。”
那邊正在憤怒的武將們目瞪口呆的看著,屬於文臣的幾位閣老,一字一句的就給了丞相扣上了一頂又一頂的大帽子。
連“謀反知心”都出來了。
現在他們都明白了為什麼他們這些武將們,比不過這些文臣在皇上和眾位百姓中的地位了。
原因就是他們用不著動手,只是上下嘴皮子一張一合,就能說出一朵花來。
玩腦子的話,他們這些武將自認為還真的玩不過這些文臣。
經過君臣的一致討論,從下最後的罪名已經下來了。
為了不讓軍中動蕩不安,君臣一致決定隱瞞丞相貪墨軍餉的事情,只說丞相貪汙賑災銀兩,發國難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