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之前打的算是比較激烈,因此在短期內曹旭和袁紹之間算是陷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大家都需要時間來重新調整部署。
另外也是需要稍微放鬆一下,一根弦總是崩的太緊也是會出問題的嘛。
曹操雖說是安心守孝,但這時候也給曹旭寫了信過來,他表揚了一下曹旭這次幹得不錯
。
對手是袁紹的話,就算是曹操自己也不一定能夠做的更好了。
紀衡的信裡則說了紀函的基礎教育已經開始嚴格起來,不再像是之前那樣隨便教教了,因為明年他打算把紀函送去學館。
要說起來的話,大部分孩子進學館都在九歲到十歲左右去,只有少數會提前一些,畢竟大家都覺得學館的課程那麼難,孩子早早去了,學的得多費勁啊。
紀衡覺得這樣不行啊。
他前世的小孩子們,幼兒園暫且不提,但小學生的話,也就是六七歲開始正式上學了吧?
學的早就算其他不提,至少進度快啊,六歲上小學一年級和十歲上小學一年級,如果進度沒啥特別大的差距的話,最後兩人畢業的時間完全不一樣吧?
這些年紀衡倒也勸說大家,反正學館裡有專門開給小孩子的班級,早點把孩子送去也挺好啊,然而除了曹操聽他忽悠了幾句之外,別人沒幾個信他的。
……尤其是比如說呂布這種自己及格都費勁的人,更不願意早早的送孩子吃苦頭了。
曹旭看了看倒是不反對紀衡早早地把紀函送去學館,畢竟說起來其實紀函的智商大概是遺傳了紀衡的……至少在學習方面,曹旭覺得一定是這樣的。
再加上紀衡雖然總有奇怪的想法,但總體來說他是個靠譜的爹,對孩子也是負責的,再加上他們家裡紀衡才是專業搞教育的那個,因此紀衡這麼說,曹旭也就同意了。
不過說起這個她就想起另一茬來了,於是曹旭叫來了呂布:“你家呂崇好像也該上學了?”
呂崇比之紀函只小了幾個月而已,如果時間是明年的話,兩個孩子一起也挺好。
然而呂布連連搖頭:“不好不好,這樣不行的。”
“怎麼就不行了?”曹旭道:“伯瑾說了肯定沒問題的,小孩子還是從小學比較好,長大了反而學得慢呢。”
然而,呂布扯了扯嘴角:“問題是,我家那個,我估摸著大概是最近才開始認字吧……”
這個所謂的認字,指的是上、大、人一類的字。
曹旭也很無語:“別說認了,我家函兒去年就可以自己寫這幾個字了。”
呂布:“……_(3ゝ∠)_”
所以說,呂布你這個當爹的未免太不負責了吧?
然而說起不負責,其實呂布是很有自信的:“我才沒有,我跟你說,我家阿崇力氣可大了,比他大的小孩子,他都能輕鬆抱起來呢,抱起來還能走一圈,大氣都不帶喘的。”
曹旭:“……所以說,你從小就讓他學這個了?”
“那還不是你都不讓函兒學麼?”
呂布說道:“我想著,讓阿崇好好學,省的以後函兒長得跟伯瑾似的,被人欺負了都不能打回去,哎,我跟你說啊,以後你家函兒要是被人欺負了,儘管叫上我家阿崇,揍起人來半點不費勁
!”
曹旭撇嘴:“你得了吧,我不給他早早學,是伯瑾說,小孩子還沒發育好,太早學不好,不過體力有好好鍛鍊的,至少我們家那麼大的院子,函兒每天繞著跑十圈,等這次我回去了,算著他年紀也差不多了,我親自教他。”
如果說紀函要學武的話,講真的,這武師父確實不太好找。
……倒不是沒有教這個的,只是大家只要一聽說那是曹旭的兒子,得,別說教學生了,武師父自己就慫了一半。
曹旭嫌棄了一把孩子的教育問題之後,又在其他方面嫌棄呂布:“之前我都沒時間說你,居然丟了延津,要不是文和公達他們反應快,順勢而為,你就闖大禍了好嗎?”
說起這個,呂布也慫:“所以,你會給我通融一下的吧?”
曹旭斜眼看他,呂布連忙說道:“元昭,你可要幫我呀!”
他簡直要哭出來了:“志才跟我說,他不幫我跟文和要重點了!”
簡直絕望好嗎!
曹旭才不幫他:“我覺得奉孝他們說的很對啊,你就該吃點苦頭,長記性。”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