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既然是英雄,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的被埋沒?他是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那麼就一定不能把劉備留在荊州。
之前徐州到了最後時刻,陶謙甚至主動將徐州讓給劉備,這樣的做法是之前誰都沒有想到的。
而此時的劉表也面臨著和陶謙差不多的情況。
內部派系林立都是世家豪強,外部又有強大的敵人,他自己已經年老,可兒子卻並不中用。
如果把劉備留在荊州,誰知道日後會不會重複上演徐州的事情呢?
但如果讓劉備有一塊單獨屬於自己的地盤,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只要地盤獨立了,那麼劉備對於荊州的眾人來說那就是兩家人,是隔著一道牆的其他勢力,至多加上一個盟友的身份而已。
就算是曹操和袁紹關係最好的時候,袁紹也不可能因為自己要死了,於是就把地盤託付給曹操,不是嗎?
此時的劉備也是同樣的道理。
因此郭嘉必須給劉備留出地盤來。
就像是現在這樣。
郭嘉本以為想清楚了這件事情的劉備會惱怒,甚至他會質問郭嘉和曹旭,但劉備沒有,他依舊保持著友好的態度。
郭嘉暗讚一聲,劉備果然不是尋常人物。
此時劉備鬧起來完全是下下策,既掉逼格顯得他小家子斤斤計較,又容易被曹旭抓到藉口反而來攻打他。
因此不說話是最好的選擇。
至少是在實力尚且弱小的時候,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
更讓人佩服的是,因為不能再對外擴張,因此劉備很乾脆的放棄了之前喊打喊殺的風格,轉而對潯陽十分溫和。
他以手下孫乾簡雍兩人為使者,勸說當地的各個勢力,居然還真的收攏了不少人馬,讓自己的實力大有發展。
孫乾簡雍二人或許在謀略上沒什麼值得說道的地方,但在搞外交方面還是很有一手的,再加上劉備實在是討人喜歡,他的正氣很能夠感染他人,因此劉備的實力可以說是迅速的壯大起來。
而此時的紀衡也乘船順江去了丹陽。
路上的時候他倒是路過了曹旭這裡,但也僅僅是短暫停靠,然後順帶著把此時正留在曹旭這裡的司馬一家帶上而已。
紀衡總是能笑的一派溫和看起來就是一副值得信賴的好人樣子的,他對司馬防說道:“之前在軍中條件簡陋,倒是委屈各位了。”
司馬防的年紀和曹操差不多,但大約是多年隱居,且南方水土確實養人的緣故,他看起來倒是比曹操要年輕好幾歲。
此時聽到紀衡的話,他也不過是客套幾句罷了。
司馬防不開心。
好吧,這是非常明顯且讓人理解的事情,甭管換了誰遇到他這糟心事都不會開心的。
紀衡心說郭嘉還真是給他找了個大麻煩。
但就像青州的武將們多數不會討厭曹旭,而文官們多數不會不喜歡紀衡一樣,即便滿心的寶寶委屈寶寶心裡苦的司馬防,在與紀衡相處一路之後態度也不由得軟化不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尤其是等他們到了丹陽的時候,司馬防已經能夠面帶笑容的與紀衡說話了。
孫策此時並不在丹陽,早說了他目前在鄱陽,但紀衡也不至於要談事情卻找不到人,因為有周瑜留在這裡。
孫策是說了的,談事情就去找周瑜,而周瑜可以全權代替他做出決定。
孫策對周瑜是非常信任的。
當然,周瑜也確實值得信任。
丹陽治所位於宛陵,大概就是今天安徽宣城那一塊,當然,古時候的話,大概也就只能說一說大致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貌了。
這年頭別說是城市,就算是口味都和後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