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衡面無表情的看著正在解說的蔡瑁,一直看到蔡瑁都忍不住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了。
要不這青州主簿怎麼這樣看人啊?
然後在他憋不住想要主動詢問之前,紀衡特別淡定的移開了視線。
蔡瑁:“……”
憋屈!
蔡瑁只覺得他一口氣卡在嗓子眼,上也不是下也不是,可難受了。
但他最後還是沒說啥,把該介紹的情況都給說了。
在介紹清楚情況之後,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大體的作戰計劃,這事歸曹旭管,當然了,實際上是歸郭嘉管。
曹旭主要是把握大方向,因為很多決定是她才能做的,郭嘉再怎麼聰明這事也摻合不上,而細節性的問題則交給郭嘉了。
因為這是最需要多留心眼,也是最容易被人挖坑的地方。
劉表的作戰計劃是很簡單的,至少只說大概的話是很簡單的。
劉表的荊州和豫州揚州都有接觸,其中靠著豫州的正是荊州位於北方的門戶南陽郡,劉表打算在這裡讓駐守宛城的張繡出兵攻打豫州,與另一面的曹操袁術相呼應。
且豫州也是袁術力量最強大的地方,這裡理應佈下重兵。
另外一路就是由曹旭和劉備組成的聯軍,他們從江夏出發,主要是攻打廬江,至於說一邊的豫章,暫且就不管他了。
按照之前蔡瑁的介紹,豫章雖然是面積很大的一個郡,但袁術在這裡的力量並不強大,且最重要的是,南方很多地方是地廣人稀,豫章大致也是這樣。
揚州最重要的應該是如同廬江,九江這一類的地方,豫章就要稍微差一點。
“另外我聽說丹陽那裡有孫策起兵響應。”
蔡瑁說這話的時候不由得就看了眼劉表的臉色,孫策那一家子和劉表的恩恩怨怨蔡瑁當然也是清楚的。
劉表提起孫策卻不見什麼異常,蔡瑁也不好主動提起這事,於是就把之前的話題繼續說了下去。
曹旭沒注意到蔡瑁的神色,她只是皺著眉頭問道:“其他都還好說,但玄德將軍的人手夠嗎?”
曹旭直接問出這話的時候,包括蔡瑁在內,所有人的眉頭都是一跳。
這問題太直接也太不給面子了。
劉備是目前各家當中實力最弱的,這一點無可置疑。
就連孫策都比劉備要強一點,畢竟人家有個好夥伴周瑜,而周瑜的叔父正是現任的丹陽太守,這就是為什麼孫策是從丹陽起兵了,因為他目前正是駐紮在丹陽。
而孫策手下的兵馬,孫堅給他留下的人手還是不錯的,袁術那裡要過來的就有數千人,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當年跟隨孫堅征戰的四將如程普黃蓋等人皆在其中,這四人遠比那數千計程車卒更有價值。
而之後因為孫堅和孫策的名聲,孫策在丹陽募兵大有成效,短短几天之內隊伍就增加了幾千人。
如今說起來,孫策手下至少有七八千人。
還有經驗豐富的四員老將,再加上一個雖然年輕但文武雙全的周瑜。
那麼劉備呢?
劉備手下的頂尖武將是不比孫策差的,他有關羽和張飛兩人,關羽更是精通兵法,做一方主帥都綽綽有餘。
問題是,劉備手下沒多少人。
當初公孫瓚給了他幾千,但在徐州的時候,陶謙雖然也給他補充,可到底徐州一戰劉備打的也憋屈,於是現在手下總人數甚至不滿五千人。
要知道這年頭說有兵馬五千和有戰將五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手下有五千士卒,這可能包括了比如伙頭兵之類的負責後勤的兵員的,這是不算戰鬥力的,劉備的五千人,如果真正計算戰鬥力的話,可能只有四千多。
這還是他來投奔劉表之後,劉表見他可憐,於是為他補上的人數,當初劉備從徐州帶出來的人,其實是不滿三千的。
主要是曹操太兇,打的太狠,劉備好不容易給自己弄了點家底,全讓曹操給揍沒了。
否則當初他最後有陶謙的託付,往多了說上萬,少了也得有四五千人,這是很能拿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