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北方的時候,劉備可是一直沒能折騰起來,到了南方或許是有諸葛亮徐庶等人的功勞,但不得不說,劉表對於劉備而言,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劉備最重要的轉著機遇,正是在劉表這裡得到的。
而現在劉表和劉備這樣親密的關係,頓時就讓紀衡緊張起來。
紀衡簡直是心累的,他感覺但凡是南方的勢力,除了袁術那個自己能把自己坑出一臉血的,其他人都挺不讓人省心的,一個孫策還沒解決,這裡的劉表和劉備卻又勾搭上了。
曹老闆到底啥時候能夠統一天下,然後讓他帶著曹旭混吃等死過日子去啊。
紀衡都想好了,以曹旭的武力值,他們天下之大那裡都可去得,而且,那個時候紀函和紀微也長大了,願意留下跟著曹操幹活兒的,那就留下在朝中,反正一曹旭和曹操的關係,紀衡覺得曹操家的肯定不會虧待他們家孩子,而若是願意一起出門玩的,紀衡覺得一家人一起雲遊天下是個好主意。
雖然這年頭出遠門比較坑,但這些年隨軍打仗的日子都過來了,自家出門的條件總比在軍中要好,沒啥不適應的。
可如果曹操時間拖延的太久,紀衡非常擔心那時候他和曹旭可能都已經老到走不動啦。
多可惜啊。
這年頭的山水環境,可比後世要好看多了呢。
所以說,南方的這些勢力呀,咋就不能給人省點心呢?
劉表對曹旭和對他對劉備就不同了,對於曹旭,劉表只是維持了表面上的客套,顯然他對於北方的情況是心知肚明的,也知道以後他和曹操那邊的關係恐怕不會很好。
好在現在大家還是得一起揍袁術的,而且曹旭也沒有帶很多人來,她和呂布兩路加起來不過七千人馬,這完全在劉表能夠容忍的範圍內。
劉表就是這樣的,在他容忍範圍內的,怎麼折騰都沒關係,他本就不是個熱愛幹架的人,因此只要對方不出格,劉表是懶得去做那些事的。
他到底還是一副老好人的性格。
說起劉表這人,其實當初張繡的事情就很能體現他的風格了。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當年張濟因為混的不好,軍中無糧,於是就去攻打荊州的地盤,劉表把荊州經營的好,張濟就是想要打破城池搶劫糧食的。
但張濟最終沒有成功,不僅如此,就連他自己也因為中箭死掉了。
張濟的軍隊於是大敗,只好退出,遠離荊州。
那個時候大家都來恭賀劉表,說他成功的擊敗了張濟,但劉表本人不這麼認為,他甚至很有些感慨。
他表示張濟此舉只是窮途末路,而他作為主人卻致使對方喪命,這本不是君子所為,因此不僅沒有高興,反倒是有些難過的樣子,並且表示在張濟的事情上,他只接受弔唁不接受祝賀。
當然了,聽到這事很多人大概會說,劉表這是虛偽,做做表面文章,裝樣子而已。
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張濟死了,於是他的勢力被張繡繼承,但張繡也不是神仙能夠施展法術變出糧草來呀,因此張繡的日子也不好過,甚至因為他們剛剛慘敗一場,士氣大損,且其他物資方面也是損失慘重,這才是真的到了窮途末路了。
按照道理來說,此時劉表若來攻打,則可以輕易的全殲張繡所部,以後再無後患。
但劉表卻真心招攬了張繡,不僅不計較張濟之前想要來青州破壞搶劫的事情,還厚待張繡,給了張繡所需的糧草,又將荊州的北方要地宛城撥給張繡駐軍,並且表示只要張繡願意,他以後都可以留在宛城,劉表會為他提供糧草軍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的事情,真的是一般人幹不出來的。
或許要說劉表收留有仇之人的做法挺傻缺的,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亂世之中難得的君子所為了。
因此要說劉表是個老好人,他真的就是,絕不帶摻假的。
這種事不要說是郭嘉了,就算是紀衡都覺得,劉表太過天真了一些。
觀劉表行事以及他治理之下的荊州,誰都得承認劉表是很有能力的,紀衡覺得,若是放在和平年代,劉表也算是老劉家出的比較靠譜的能臣了,可惜遇上了亂世了。
亂世之中,劉表是守不住基業的。
果然後來他的荊州就便宜了別人。
因為劉表和青州並沒有什麼深厚的交情,因此所謂的招待其實都是客套而已,因此這些話都不是重點。
真正重點的是之後蔡瑁給大家詳細說明揚州目前的勢力劃分。
雖然揚州表面上是屬於袁術了,但實際上袁術的治理並不好,他更像是在自己的地盤內部劃分出個個小的利益集團,進行更加細緻的分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