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和曹旭成婚之後當然不能繼續這麼搞,幸好曹旭帶了秀蘭,於是這麼多年了,他們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秀蘭給管著。
如今秀蘭的女兒也早就成家,孩子都比紀函要大幾歲呢,秀蘭也說自己年紀大了,請示了曹旭之後,曹旭很乾脆的說,要是她女兒能頂事,就繼續用著。
秀蘭自然是高興的,當下人的,若是能夠混到這個份上,家裡歷代都得主人的看重,那也就很是夠了。
秀蘭的兒子目前則跟著紀衡面前使喚,畢竟很多事情女子處理就比較麻煩,外面還是要有男人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只可惜兒子的媳婦不堪大用,雖然手腳勤快,但畢竟不如秀蘭這樣能做得起事情,不然夫妻兩一起才更好,好在秀蘭的女兒倒是能做的。
因此曹旭這次做事雖然操心的挺多,但實際上事事都有人幫著她,倒是做的很妥當。
紀父是在曹操離開臨淄的兩天後到達的,他們一大家子人,帶著行李下人,因為是搬家,東西著實有不少,這時候看起來也是個挺龐大的隊伍了。
紀衡和曹旭自然是一早就去等著迎接,等人到了,又安排著住下,孫氏對曹旭倒是很誇讚的,尤其是聽說他們的住處還是曹旭操心著佈置的時候,更是誇了曹旭不少話。
好吧,孫氏這真不是要巴結這個家裡顯貴的兒媳,她是真的覺得曹旭應該誇的。
畢竟曹旭大致是個什麼畫風,成親之前她就打聽清楚了,後來曹旭和紀衡婚後在譙縣住著的那段日子,孫氏充分了解了這個兒媳在某些事情上到底有多麼廢柴。
這次曹旭的事情雖然不說做的十萬分的好,但一切也都妥當,他們初來乍到住下也沒有任何的不便,很多事情都提前考慮到並且做了準備,孫氏當即就知道曹旭這是用了心的。
紀父一個大男人想不到這些,但孫氏是明白的,因此這時候她當然要把話講明瞭來誇獎曹旭,作為她這段時間辛苦的回報。
雖然曹嵩一家不是仗勢欺人的人家,這些年他們也都清楚這一點了,但實際上就算曹旭略有不周到的,考慮到人家是個帶兵打仗的將軍,只曹旭一人的官職就高過他們所有人了,手下好幾萬的兵馬,這要是真有點不合適,他們也不能說什麼呀。
可曹旭就考慮的很細心很下功夫,甭管這份細心是不是曹旭自己的,但她為此下功夫了,孫氏就是一定要有所表示了。
畢竟以後大家就一起住在臨淄了,和以前逢年過節才通訊送禮不同,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怎麼相處也是個學問。
更何況,孫氏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紀衍的事情,可不是還得看曹操的意思麼?
當初曹旭和紀衡成婚的時候,天下還沒亂,曹操也只是個濟南相,雖然官職相對於那個時候的紀家來說也是高的,但到底和今天完全不同。
如今的曹操雄兵數十萬,手握兩州之地,北方除了袁紹就數曹操最強大了,再加上這世道亂了,當官和以前可不同。
以曹操來講,就說他是青州徐州的土皇帝,這似乎也是沒什麼錯的。
曹旭倒是也被介紹著認識了紀衍的夫人,姑娘還小,看起來差不多十五六歲的樣子,看起來清秀溫婉,見誰都帶三分笑,很好相處的樣子,姓方,據說父親是原本的沛國相,後來起了戰亂就辭官了。
紀衍和當初曹旭見到的小男孩也不一樣了,如今紀衍也是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他倒是比紀衡還要稍微高一點,兩人相貌之間也有幾分相似,站在一起明顯能夠看出是兄弟。
雖然紀衍目前也是無官職在身的,不過這一天大家並沒有談論這些事情,只是說了在家鄉的事情,又說了這些年的生活,然後就是家常閒聊拉近一下感情而已。
紀衡家裡的人挺好相處,之前大家很多年不見,自然也是沒什麼矛盾的,於是說起來倒是有很多話題。
畢竟,曹旭和紀衡都是很多年沒有回去過了。
由於是剛好,並不好打擾到太晚,因此天還沒黑曹旭和紀衡就告辭了。
之後倒是又去了一趟丁氏那裡,丁氏對曹旭問了些事情,然後又說:“到底也是親家,之前多分別兩地,多年不好拜訪也就算了,這時候倒是該多多走動呢。”
而且比曹旭更加聰明的是,丁氏在簡單的問了孫氏那邊的情況之後,就大致明白該什麼時候遞帖子拜訪最合適了。
有聽說紀衡的庶妹紀英最後嫁了郡丞的嫡次子,丁氏也說這婚事其實不錯。
曹旭倒是不這麼覺得的:“之前說起這事的時候,她母親面上似乎不太好呢。”
丁氏道:“這事你就別操心啦,總歸是個好姻緣。”
關於紀英那檔子事情,丁氏心裡大致有數,不過就是紀英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女兒嫁的更好一些罷了。
嫡次子說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就如同紀衍的尷尬一樣,次子到底是次子,比不得長子的。
紀衍以後倒是不用愁的,畢竟家產什麼的,紀衡還真不在乎,紀父要是疼小兒子多給紀衍留一點,估摸著紀衡也不在乎。
可紀英那邊不一樣啊。
並不是每個長子都是紀衡,也不是每個次子都是紀衍的。
按照紀英母親的想法,他們家如今也厲害了,為什麼不能讓女兒嫁的更好一點呢?
只是孫氏不同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