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曹操和陶謙打的太悠閒,搞的袁術都覺得他這是沒法佔便宜了,這慢慢吞吞地打得打到哪一年去?
正這麼想著呢,就連夏天的酷熱都沒能讓雙方火熱起來,卻在夏天的尾巴上突然開始熱情相對了。
袁術簡直在豫州給陶謙和曹操豎起了大拇指!
“打得好!打仗嘛,就是得這麼打才行!”
之前那磨磨唧唧的,跟上了歲數的老太太似的。
陶謙原本以為激烈的戰鬥會很快結束,畢竟夏天要結束了,秋天也就快要到了。
秋天,正是各家後方都急需勞動力的時候。
也是糧草最容易出意外的時候,如果收穫的事情做不到,很有可能來年的底氣就不足。
或者說,就算曹操不停戰……好吧,打成目前這種局面,想要輕易的停下也是不太可能了,但總該稍微緩一緩吧?
至少得為以後考慮一下嘛。
這麼想著,陶謙已經開始擬定計劃,算著曹操大概會怎麼做,而他又該如何應對了。
啊,對了,剛好也趁著這時候再催促一下袁術。
孫策的那五千人,真的很不夠用啊!
畢竟是守著那麼大個徐州,五千人就太少了點。
可讓陶謙意外的是,在這種時候曹操不僅沒有低調收斂,反而再次向著前線增派兵力,就連之前一直都只是作為打醬油撿便宜的角色的曹旭和呂布也正式被曹操放上了戰場。
這麼一來,陶謙這裡的情況立刻緊張起來。
更讓人糟心的是,此時的呂布和曹旭換了戰術,他們之前多數是以步兵為主,這次卻很乾脆的換了騎兵。
幷州騎兵的名聲陶謙早年就是聽說過的,他甚至還親眼見過,這次卻又自己親身體會了一把這玩意兒能把人揍的多麼的疼。
至於說曹旭,她那裡加上了曹純帶來的三千青州虎豹騎。
之前虎豹騎倒是也有過行動,但最有名的一次也是跟著呂布的幷州騎兵混搭去打匈奴人,那個時候大概是因為面對著異族的關係,幷州軍的戰鬥力簡直是爆發式的,這反倒襯托的虎豹騎並不那麼厲害了。
而且人家說起來也只會提起之前更加有名的幷州騎兵,至於說虎豹騎,因為並沒有聽說過,因此只覺得是各家的常規騎兵部隊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一次算得上是虎豹騎第一次公開的單獨亮相。
而曹旭和曹純兩人齊心協作,呂布之前又在騎兵的事情上指點他們不少,智商上還捎帶了一個郭嘉,至於說技術上……紀衡的高橋馬鞍確實還沒搞定,但雙邊馬鐙的已經可以初步投入使用了,釘馬掌的技術也基本成熟。
這一次,不僅僅是幷州騎兵打的陶謙挺疼,曹旭這裡也不留情面,讓陶謙覺得肉疼。
簡直被這兩方聯手揍了個鼻青臉腫血肉模糊好嗎!
陶謙唯一慶幸的是,騎兵不能拿來當做攻城兵用,這是他唯一安心的事情了。
曹旭和呂布鬧的再厲害,可到了真正需要攻城的時候,他們還是得消停點的,至於說作為守城的一方,佔據著城池的優勢,陶謙雖然被揍的很疼,卻不會真的被一刀砍死,他依舊有著不弱的力量。
因此這並不是最讓陶謙困擾的事情,真正讓陶謙困擾的是,在目前的這個時候,曹操的行動完全是在逼迫他一再增兵,當然了,曹操自己也增兵不少。
可相對來說,還是陶謙承擔的壓力更大一點。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麴義,可以用數量不多的步卒幹掉對方的精銳騎兵的,至少陶謙沒有這樣的本事,所以對於現在的陶謙來說,他能做的,或者說他能夠抵禦騎兵的辦法只有兩個。
一是擁有同樣優秀且數量差不多的騎兵部隊,二就是用大量的步卒去抵消。
顯然天底下能跟幷州騎兵幹架的騎兵即便是有,也不在陶謙的手上。
說起來的話,大概得是當年的公孫瓚又或者是現在涼州那邊姓馬的那一家子才行。
總之,陶謙沒那熊本事。
於是陶謙只能用大量的步卒在抵擋騎兵,這就使得他對兵力的需求比曹操更多。
這也成了陶謙此時的困擾。
當然了。早說了陶謙的實力不弱,這些人馬他是完全能夠承擔得起的,但問題是,伴隨著秋天的到來,也到了該收穫的時候,這時候他的後方急需勞動力啊!
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把青壯年不斷地向前線輸送,這對於後方的壓力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