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衡倒是沒想到這個,他多數時候是不攙和出謀劃策勾心鬥角挖坑埋人之類的事情的,當年曹操手下沒人的時候,紀衡覺得自己去湊個數也就算了,現在曹操手下各方面都有專業人才,他就不要跟著瞎bb了嘛,畢竟他不是專業的。
他專心搞自己的經濟和科技就好了,嗯,順帶著教育普及問題也順手抓一抓。
可曹操也不是隨便說的,他對紀衡道:“我得到訊息,徐州陶謙與別駕糜竺關係不睦。”
紀衡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他緊接著也這麼問了:“主公,子仲為人你我都是清楚的,他怎麼可能與陶謙不睦呢?”
糜竺是真的大好人啊!
他不僅誠實信義,多數時候他甚至是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有損失的,且如果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只要對他提出來的,糜竺一定是盡力幫忙的。
就像當年曹操做濟南相的時候向他求助,糜竺二話不說給錢給糧還給人,彷彿他和曹操是經年老友而非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了。
糜竺行事如此,紀衡覺得就算不是人人都喜歡他,但討厭他也挺不容易的吧?
再說了,在紀衡看來糜竺和陶謙的關係應該不差呀,當初他勾搭了糜竺好多年也沒能把糜竺從徐州勾搭來青州,可陶謙一上任,糜竺就接受他的邀請去做了徐州的別駕從事,這兩人絕壁是真愛吧?
可這時候曹操卻告訴他,糜竺和陶謙的關係不好了?
曹操聽到紀衡的質疑也是嘆了口氣:“陶謙看似溫厚,對子仲卻並非如此啊。”
然後他就給紀衡說了陶謙想讓糜竺打探青州的情報,甚至是從紀衡這裡套話但被糜竺拒絕的事情。
由於大家都是多年老朋友,青州對糜竺是非常信任的,很多東西其他商人接觸不到的,糜家來的人就可以,他們甚至與青州官府關係密切,如果再算上糜竺和曹操尤其是紀衡的私人關係的話,那麼在青州發現陶謙要與他們打仗的事情之前,糜竺作為臥底竊取情報,做起來真的不算很難。
而且糜家對青州的經濟影響也很大,糜竺如果壞心眼一點,他一人之力就可以讓曹操治下不少地方物價飛漲,百姓們的生活自然就不好了。
日子過不下去,社會的治安就不好,曹操就有可能面臨內亂。
但糜竺都沒有這樣做,甚至在陶謙讓他這樣做的時候,他拒絕了陶謙。
但也因此糜竺被陶謙懷疑與青州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了。
尤其是前方戰事不利,徐州根本一點便宜都佔不到,這就更讓陶謙對糜竺產生了懷疑。
糜竺就算剛開始沒有感覺到,但他既然能夠做下那麼大的家業來,就證明他雖然誠實本分,但卻絕不是遲鈍愚笨的人,相反,糜竺應該是很聰明的,所以他最後還是發現了這一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對糜竺的打擊挺大的,他很傷心。
畢竟他是一心對陶謙的,如果糜竺真想去青州,他早就去了,不管是紀衡還是曹操,都明裡暗裡的對他表示過多次。
可糜竺眷戀家鄉,更想要留在本地,為家鄉做更多的貢獻,他自認是徐州人,因此就想讓徐州更好。
之前的徐州刺史不給力,他也不想什麼,但卻也願意等著,直到他等到了陶謙,糜竺覺得陶謙是個好官,因此在陶謙邀請他的時候他就答應了。
實際上糜竺哪裡不清楚陶謙的目的呢?
陶謙當初新到徐州,要錢沒錢要人沒人,而且也沒有任何勢力,更沒有人支援,陶謙必須在徐州找到支援他的盟友才能站穩腳跟。
糜家家大業大,在徐州很有聲望,糜竺為人厚道,雖然是商人但也有很好的名聲,再加上糜竺有錢有關係有人脈,於是陶謙選擇了糜竺。
果然,在得到糜家的支援之後,陶謙憑藉著糜家提供的支援,很快發展出了自己的勢力,並且逐步收攏徐州各大家族,最終成功站穩腳跟,做了個名副其實的徐州牧。
糜竺並不介意這些的,畢竟陶謙是個好官,他來了之後治理徐州,徐州百姓們過的確實要比以前好多了。
但這時候陶謙的不信任和明顯的疏遠讓糜竺感到傷心了。
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僅僅憑藉這一點尚且不能動搖糜竺和陶謙的關係,真正致命的是,之前糜竺因為支援陶謙的關係,因此一直比較得陶謙的尊重,讓他做了別駕從事,糜家也顯得高別家一等的樣子。
這就很讓其他人不滿了,這時候眼看著糜陶謙和糜竺的關係出現裂痕,立馬就有人想要把糜家弄掉,自己上位了。
牆倒眾人推,在一群人可勁的黑糜竺給糜家找麻煩的情況下,陶謙原本的不信任自然逐漸擴大,然後漸漸更加覺得糜竺有種種不好,他於是開始更加倚重其他人了。
曹操此時正是發現了這一點,覺得這是他們的機會呀。
不過曹操也是為糜竺可惜的:“陶恭祖怎麼也不想想,糜竺如此重情重義,他連你都不願意背叛,又怎麼會願意背叛徐州呢?”
正因為糜竺不願意做那些陰暗的,對不起朋友的事情,所以他才更值得信任啊。
可這時候說這些都沒用,再說了,陶謙犯糊塗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呀,幹啥攔著呢。
如果可以的話,曹操甚至想給陶謙搖旗吶喊的加油鼓勁,讓他可勁的犯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