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卻在看到這樣的訊息之後對曹操說道:“恐怕要有戰事了。”
董卓行徑如此,無論是否與他有利益糾葛的人恐怕都不能容忍他了。
大漢確實衰微,但卻還沒到能夠任由董卓為所欲為的時候。
果然,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紀衡正想著曹旭生日的事情呢,這算著是曹旭二十歲的生日,他原本想好好辦的。
可曹操卻一道調令,讓曹旭調集軍隊去了。
紀衡知道,該準備打仗了。
同月,濟北相鮑信首先開始招募軍隊,緊接著袁紹出逃,董卓本想殺他,但顧慮到袁家的聲勢,於是勉強封他做渤海太守,袁紹緊接著在渤海招募士卒,舉起反董旗幟。
月底,逃往南陽的袁術也同樣招募起了自己計程車卒。
與此同時,曹操給袁紹去信,兩人稍加交流之後,曹操也舉旗反董。
渤海與青州相連,兩地靠在一起,倒是方便了袁紹和曹操這對老朋友。
袁紹此時算是冀州牧韓馥的屬下,但韓馥本人怯懦畏縮,並不敢與董卓相抗,他原本見袁紹起兵,唯恐袁紹給他引來災禍,因此想要壓制袁紹,卻沒想到袁紹聯絡上了曹操,如今曹操這個青州刺史也起兵,並且擺明車馬是跟袁紹站一邊了。
韓馥為此憂慮不已,他對左右說道:“如今董卓勢大,袁紹卻也得到了那青州曹操的支援,不可同日而語,卻不知我該如何?是支援董卓還是支援袁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這話問出來,左右之人盡皆憤怒,當即有人說道:“起兵是為了國家大義,這時候還說什麼董卓什麼袁紹!”
這個冀州牧實在是膽小又短視!
韓馥被下屬一句話糊在臉上,卻又不敢反駁什麼,人家說出那句質問之後他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顯得他是個小人一般,此時滿臉愧色,最後只好強撐著說道:“那、那就給袁本初去信,就說我支援他了。”
周圍的人齊齊想給自家上司翻個白眼,心說這韓馥真是沒救了。
最後東郡太守橋瑁假託三公的一封盡數董卓罪惡,請天下諸侯聯合興兵討伐董卓的書信徹底點燃了戰火。
緊接著在十二月裡豫州刺史孔伷,河內太守王匡,長沙太守孫堅等等,大漢各地紛紛起兵反董。
曹操在這個時候向所有反董勢力提出倡議,他建議以袁紹為聯軍盟主,帶領大家一起討伐董卓。
這個提議讓韓馥的臉上發燒,雖然覺得憤怒丟臉,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現在雖然是袁紹的頂頭上司,但論出身論名望,他一個都比不上袁紹,袁紹是袁氏公子,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不計其數,袁紹本人也有不少門生,向來擁有賢德的名聲,大家對他都是服氣的。
因此不管韓馥心中多麼惱怒,但是他一句反對的話也不能說,只能私下裡生氣。
“那曹操和袁紹據說洛陽時就是好友,如今他當然支援袁紹,他們倒是情誼深厚呢!”
然而韓馥的心情影響不了其他人,大家也都認為曹操的提議很不錯,當然,袁紹本身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曹操這個青州刺史帶著整個青州態度鮮明的站在袁紹一邊支援袁紹,頓時袁紹不管是軟實力還是硬拳頭就都勝過大家了,這個盟主也就只能由袁紹來做了。
袁紹對曹操是非常感激的,他和曹操當年雖然是好友,但算起來卻已經分別多年了,只看曹旭都從十幾歲的小女孩長成二十多歲並且已經嫁人就知道了,他原本以為曹操支援他起兵已經不易了,卻沒想到曹操還會支援他做盟主。
討伐董卓的聯軍盟主,這能夠得到多大的好處,袁紹心中是很明白的,他為此十分感動,兩人相見的時候,袁紹幾乎落淚。
他拉著曹操的手:“孟德,感激的話我也不多說了,你這份情誼,我一定記著,來日必當報答。”
曹操卻笑道:“本初你這說的什麼話,以我們兩的交情,我支援你還需要說其他話嗎?”
這話就更讓袁紹感動了。
袁術與他是本家親兄弟,卻在得知他要做盟主的訊息之後對他冷嘲熱諷,甚至對人言,袁紹不過奴婢所出,各路諸侯不推舉他,反而上趕著去追隨他家的一個家奴,也是有眼無珠。
這樣話已經說的非常重了。
袁紹雖然一直與袁術不睦,但卻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袁術還能在他當上盟主之後說出這樣的話來。
與之相比,雖然不是兄弟,卻在分別多年之後願意主動支援他,之後又二話不說全力推舉他做盟主的曹操顯得多麼重情重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