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州收到士卒們從洛陽帶回來的訊息的時候,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何進事敗身死,這種事並不是他們所驚訝的,這一點之前陳宮就已經分析過了,大家心中也都清楚。
真正讓人沒想到的是,宦官們在殺死何進之後,袁術代替了何進開始誅殺宦官。
袁術做事是比何進果斷一些的,更何況他之前就跟著何進辦事,袁術也知道,此時何進死了,如果他不能及時弄死宦官們,那麼下一個他就要被宦官弄死。
因此袁術聯合之前被何進召集來的其他人,一起帶兵直接攻打皇宮。
在面對實打實的軍隊進攻的時候,宦官們倒是想要抵抗,皇宮中幾乎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但他們平時做的到底是伺候人的活兒,哪能跟軍士們比干架這種事,且袁術又十分大膽的火燒皇宮,反正這一票幹成了皇帝就是他的,失敗了也是個死,袁術幾乎孤注一擲了。
宦官們果然被這一場大火燒的敗退,最後挾持皇帝逃跑。
袁術當然不願意放跑了皇帝,於是就帶兵尋找。
然並卵,在袁術找到皇帝之前,皇帝正好撞在了從遙遠涼州趕來的董卓面前。
董卓這人做事比袁術更加果斷,袁術還得是被逼急了才終於奮起,董卓壓根不管,問明瞭前面的人都是誰之後,手起刀落就把換關門全部幹掉了,然後拎著皇帝就回洛陽,並且迅速佔領收編了之前何進留下的剩餘勢力,將洛陽的混亂逐漸平息下來。
但要說起來此時洛陽並非只有董卓一家,且董卓原本也沒有帶很多人來。
董卓原本是響應何進的號召所以才來的,他的目的是討好何進,順便在誅殺宦官這種事情上撈一筆,以後也能加官進爵權勢富貴。
但此時洛陽的形勢給了董卓新的野心,徹底掌控皇帝,進而將整個天下握於掌中,就如同之前的幾位前輩所做的那樣,挾天子以令天下。
如今皇帝年幼,到時候董卓說起來是權臣,但實際上與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呢?
可如果要實現這樣的野心,董卓目前帶過來的人就有些不太夠了。
他只帶了少少的幾千人來。
這些人誅殺宦官確實是足夠的,但如果想要成就大事,這就不行。
在收編了何進的力量之後,董卓的實力得到了第一步擴張,但他清楚,這隻能讓他成為洛陽各個勢力中相對強大的那個,距離真正掌控這裡還遠的很。
於是很快董卓唆使幷州刺史丁原的部將呂布反叛,然後將呂布收入帳下,順帶著收編了幷州的力量。
董卓出身涼州,涼州與幷州靠在一起,且都是常年受到外族滋擾的邊境之地,他很清楚若說天下士卒悍勇,涼州幷州幽州當屬前茅。
在得到了丁原的勢力之後,董卓知道,他可以再做點其他事情了。
他先是脅迫廢掉了之前的司空,自己擔任司空的官職,當然,這一點大家勉強可以接受,畢竟現在整個洛陽都在董卓的掌控之下,但緊接著,董卓的下一步行動就是廢掉現任皇帝。
現任皇帝劉辯,做皇帝甚至還不到半年,連改元都沒有撐到就被董卓廢掉,另外立了原陳留王劉協為帝。
不得不說,董卓是個做事非常果決且兇殘的人,在藉著何太后的名頭另立新帝之後,他覺得這個女人已經沒有其他用處了,甚至因為何太后是心向劉辯的,這可能會給他造成麻煩,於是乾脆的殺掉了何太后。
一個活著的太后是可以在皇帝年幼時手握權柄垂簾聽政,或間接或直接的掌控國家的,但一個死去的太后可就沒什麼作用了。
更何況,何太后死了,沒有了名義上名正言順垂簾聽政的太后,所以皇帝就要把這樣的權力交給朝中重臣,此時除了董卓難道還有其他人可以做這件事情嗎?
士卒們回來的時候,董卓已經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完成了從到達洛陽到廢掉皇帝等一系列的事情。
這個訊息說出來的時候,青州不少人都被嚇了一跳,尤其如曹操陳宮華歆戲志才這樣的聰明人,他們更清楚這件事情意味著什麼。
陳宮好半晌才終於勉強說道:“董卓這是做了一件無數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啊。”
他之前以為情況最差不過是皇帝繼續被宦官把持,如同靈帝一般昏庸的過一輩子而已,現在看來,其實還有更加可怕的事情可以發生。
戲志才卻說道:“話是這麼說,但日後青州……”
他這話還沒說完就被陳宮一個眼神給瞪回去了。
曹操也彷彿沒有聽見戲志才的話一樣,配合著陳宮感慨了一下董卓兇殘,隨意廢立皇帝的事情都敢做。
直到散會,並沒有說什麼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