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竊國 > 第58章

第58章 (第5/6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聽說我是啃妻族[快穿] 錦繡武林 江湖飄之春秋時代 天魂殺神 大叔別走 洪荒之掌御諸天 一劍霜寒動九州 嗷嘯仙途 極武箭尊 棄妃不承歡:腹黑國師別亂撩 蓬萊武道 我在非洲當宗師 太鼎 我拿時光換你一世痴迷 元靈大道 大唐雙帝 逍遙修仙小神農 明英蕩寇志 至尊神醫在花都 歿滅

陳宮看著曹旭和典韋說道:“最重要的是,主公並未接到朝廷需要平叛的通知,這一切都是主公自己自發組織的。”

在平原郡打一打,還可以說這是烏桓人在家門口挑釁,這種事也沒什麼辦法,曹操為了自保是必須要打的。

但如果跑的更遠的話,恐怕曹操就是不聽調令擅自出兵了,而且,即使他們是去幫忙的,恐怕公孫瓚也不會高興地。

至少對於公孫瓚來說,他目前打的還挺順暢的,犯不著要什麼援兵。

更別提在人家打的正順的時候硬是貼上去幫忙,怎麼看怎麼像是看著目前的形式好所以來佔便宜搶功勞的。

所以這種事還是別做了吧,吃力不討好。

這種事還是不要做比較好,因此曹操也僅僅是支援幫助平原郡的百姓而已。

等到第二年的時候,平原郡算是恢復了基本的生產,而公孫瓚也終於在順了很久之後打了個決定性的大勝仗,大敗張舉張純的叛軍,使得這兩人大敗之後打算往境外逃竄。

曹操原本想誇一誇公孫瓚的,可他頭一日才剛誇了公孫瓚作戰勇猛,第二天就接到訊息,黃巾又鬧起來了。

這可以算得上是第二波黃巾之亂了。

最開始不過是幾個地方的小股黃巾復起,緊接著如同星火燎原一般,全國各地迅速冒出各種黃巾軍反叛。

關於這一點其實並不能說是一件讓人意外的事情,畢竟之前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平定黃巾只是表面上的平息而已,並沒有真正的解決黃巾的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否則當初濟南的那點黃巾也就犯不著陳宮耍手段了。

但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像是濟南那樣將黃巾清掃的比較乾淨的,大部分地方官對於境內黃巾的存在選擇了視而不見,只是怕招惹麻煩而已。

而也正是這種完全不負責任的心態為黃巾的第二波復起提供了條件。

而比起只佔了一個平原郡的烏桓人,曹操對同樣行事作風都非常不討人喜歡,破壞力也不比外族人小,甚至更大的黃巾完全沒有什麼好印象。

曹操這次固然可以袖手旁觀,畢竟不管其他地方如何,至少在濟南,安全是一件比較有保障的事情,但曹操卻不打算僅僅只是袖手旁觀。

濟南是不錯,但青州的其他地方卻依舊沒有恢復,黃巾更是囂張到可以遍地打滾的程度。

曹操並不是那種只顧得上自己眼前而沒有任何遠見的人,他很清楚,青州黃巾必須解決,如果不能解決的話,濟南的安全不過是一時的,等黃巾的聲勢更加浩大起來,他們會再次對濟南下手,到時候孤立無援的曹操也很難堅持很久。

於是很快,曹操聯絡孔融,決定兩人聯手,連帶上其他郡守國相一類的,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對付黃巾。

至於說青州刺史什麼的,據說是在享樂的半道上被再次復起的黃巾給砍了,目前的青州沒有刺史。

青州沒刺史,又有曹操聯合孔融這種有名望的人出來一起帶領大家,因此倒是算不上群龍無首。

這時候曹操之前幫助平原郡的好處倒是顯現出來了,曹操在名望上並不比孔融差,甚至因為孔融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爭強好勝的人,而平原郡也非常支援曹操,因而倒是讓曹操顯得更加突出一點。

不過曹操確實比孔融適合當領導,或者說,如果是和平年代的話,孔融其實算是個很不錯的人,但如果是面對戰亂的話,孔融死抱著的儒家學問的作用就沒那麼大了。

儒家思想本來就不是啥很適合做戰爭指導思想的東西呀,否則何必要等到罷黜百家之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大家就拿儒家思想來建設軍隊了→_→

然而事實是,當年打仗比較叼的好像並沒有儒傢什麼事兒。

不管怎麼說吧,總之曹操是當了回領導,但這領導當著壓力其實也挺大,境內的黃巾都得他操心,打贏了還好,萬一打輸了,曹操大概是第一個狗帶的。

好在還有陳宮。

黃巾的最大特點是人數多,但智商低,甚至如果被人套路一下,還有可能成為互相扯後腿的豬隊友。

陳宮專克這種型別嘛!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老劉家親戚的劉焉上書皇帝表示,之所以如黃巾之類的叛亂不斷,總是不能平息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是各地的力量太弱,刺史名為地方長官,實際上只有監察之權,這是做不出一番大事的,尤其是在面對叛亂的時候,刺史的權力不足就造成了地方力量更加軟弱分散,沒有強有力的鎮壓,就會不斷的出現各種叛亂。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劉焉給出的方案也挺簡單的。

既然刺史的權力太小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給刺史增加權力,讓刺史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不就好了?

他建議將刺史改為州牧。

州牧是原本就有的官職,比起僅僅是監察一地職權的刺史,州牧的權力要大得多,可以說是將一州的軍事行政兩大權力全部收入。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也能算得上是割據一地的諸侯王了,只是比之過去,這樣的諸侯並沒有得到天子的分封而已,但實際的性質卻是差不多的,他們都對一地有著極大的權力。

當年之所以削弱州牧的權力改為刺史,這原因幾乎是不用說的,哪個皇帝也不願意看著自己要辦事了,還得看著一群州牧的臉色,再加上州牧的權力太大皇帝的位置就不穩了,因此州牧是必定要被削弱的。

大家都覺得劉焉這提議挺坑的,倒是有人反對,但又不好反對的太過激烈,誰知道會不會不小心就得罪人了?

而且得罪的還是一方大員。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