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在譙縣的生活其實挺悠閒的,家裡沒啥糟心事,紀衡家裡上到父母下到僕役,對曹旭都挺不錯的。
孫氏也沒啥看兒媳婦不順眼的,或者說她完全不挑曹旭的刺,相反,孫氏對曹旭和紀衡的照顧還挺多的。
至於說家裡的小孩子,紀衡的弟弟紀衍也不過十六歲,還在讀書的年紀,孫氏把孩子教的其實挺不錯的。
紀衍看不出什麼熊孩子的痕跡,他倒是拜見過曹旭,不過也只一次,算是認個人罷了。
紀衡對這個弟弟沒啥感覺,既不親近也不討厭,並沒有什麼弟弟搶走了父親注意力之類的怨恨感覺,他本來就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因此看待這種問題的態度就更加平和一點。
因此兄弟見面也都只是客客氣氣罷了,紀衍對紀衡這個兄長禮貌又尊重的樣子,至少作為一個弟弟來說,他是讓人挑不出什麼錯處來的。
當然,這也就代表了兩人的感情真的沒那麼深。
曹旭總共也就只見了紀衍一面。
倒是紀衡的庶妹紀英剛開始的時候時不時就來找曹旭。
紀英十三歲,相貌倒是好的,清秀可愛的小姑娘,逢人唇邊帶著三分笑,誰見了她的第一印象肯定都很好。
紀英屬於很符合這個時代標準的女孩子,說話輕聲慢語就連笑起來的時候都只是抿著唇笑,還要用帕子又或者袖子遮掩一下。
曹旭對紀英的印象也不算差,雖然她們根本說不到一起去,紀英每次來了也只是略坐一坐就走了。
這麼兩次三次的,曹旭自己也有些疑惑了,這時候還是秀蘭提醒了曹旭。
“她今年也十三歲了呢。”
十三歲的女孩子,差不多也該考慮嫁人的事情了。
早說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曹旭,更不是每一個爹都叫曹嵩的。
還有兩年,至多三年,紀英怎麼都該嫁出去了,只會比之更早,而不會更遲的。
但和紀衍不同,紀衍再怎麼算也是嫡子,至多因為是次子的問題有點吃虧,可眼看著紀衡官職不低,又有了一門好親事,估摸著是看不上家裡這些東西的,只要紀衍自己不作死,顯然紀衡不會真的跟他爭什麼,這些年紀衡淡定的態度大家都看見了。
更何況,就算爭了又如何呢?
紀父現在還勉強算得上壯年,至少再活個十年是不成問題的,如今他已經在郡國做官,以後又能得到曹氏的提攜,其他不說,至少官職再升個一兩級是不成問題的。
到時候就算紀衡爭了,但紀衍畢竟也是嫡子,留給他的也不會很差的。
而且,就算再怎麼少,也比當初做縣丞要好得多呢。
因此紀衍是穩穩當當的,孫氏半點不著急。
反正在紀衡的事情上她這麼多年從來都是問心無愧的,她從未苛待過紀衡,一個繼母能做到的她都做到了,她和紀衡就算不親近,但也算是關係友好,更不是什麼仇敵,她只需要把這種關係保持下去不用更加親近也不會吃虧了。
因此不管是孫氏還是紀衍都很淡定,他們沒什麼可著急的。
既沒有欺負過紀衡,也不用愁什麼未來,只要自己不作死一切就穩穩當當了。
曹旭看到的都是這樣的事情,也因此讓她忽略了紀英是不一樣的。
如果紀英也是孫氏所出,那麼自然沒什麼,嫡女是不愁未來的。
可紀英不是,她的母親是妾室,當年也是孫氏陪嫁的丫頭,後來給了紀父做妾室,生下紀英。
紀英說起來是個實打實的沒什麼後臺的庶女。
她母親也只是下人出身,自然沒什麼能指望得上的孃家,紀英在紀家又只是庶女,地位瞬間就不一樣了。
如果從曹操那邊看的話,曹珠也是庶女,但曹珠和紀英又不同。
曹操此時並無嫡子嫡女,孩子也只三個,都是庶子庶女,因此完全沒差別。
可紀英這裡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在有了其他人做對比的時候。
以前只能想著讓紀英安安分分的,討了孫氏的喜歡,到時候也能給說一門好點的親事,而不是隨便找個什麼人家就給嫁了。
甚至不僅僅是嫁人,就是嫁妝也得看著孫氏的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