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到陳宮的分析也很犯愁:“可就算我們臨時補充,也沒有太大用處啊。”
這時候不是農忙的時節,空閒的勞動力是有的,但就算補充,新兵沒幾個月的訓練誰敢派出去用啊。
再說了,人是隨便可以招,但養這麼多人也要錢啊,而且軍隊不是農民,既然養了,武器盔甲都是不能少的,算算都是錢。
目前來說,他們可沒那麼多錢。
也因此陳宮才十分反對曹操一次性得罪太多人,因為這會迫使所有人聯手對付他。
曹操倒不是這麼認為的:“看起來或許是一次得罪太多,但實際上呢?公臺,濟南沒有那麼多時間,如果慢慢來,只會讓他們越發根深蒂固,你要知道,就算我們查到了那些人的面前,有些時候也不一定能夠讓他們把吃下去的東西再吐出來。”
關於這年代世家大族的那點手段,曹操看的太多了,比起家境普通的陳宮,曹操更清楚這其中有多少可操作的地方。
不提袁家,就是曹操自己家,曹嵩也是暗中弄了不少土地和人口的,只是他做的偷偷摸摸,而且不算太過分而已,也沒有做過強搶侵吞別人土地的事情,但歸根到底,有些事情是一樣的。
天子腳下尚且如此,這固然可以說是這年頭大家都不把朝廷放在眼裡的緣故,另一方面就是大家根本不怕查,因為就算查了,也不一定能查出來,能遮掩的就遮掩掉,能轉移的就轉移掉,如果都不行,他們也有辦法把這一切變成擦邊球,至少看起來合理合法。
正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曹操知道他不能等,一旦他對一家動手,後面的所有人都會有所準備,他的動作必須快而且狠,只有這樣才能打到痛處。
曹操並不認為只這一招就能讓所有人都交出他們吞下去的東西,但至少可以交出一部分來,而且這也是對所有人的威懾,以後他在濟南想辦事會方便的多。
曹操給陳宮解釋過這一點,也正因如此,陳宮雖然唸叨他,但到底還是在為他想辦法。
要說起來,陳宮並不僅僅是生氣曹操這事做的太激進,得罪了太多人,歸根到底,他生氣的是曹操之前居然沒有跟他商量好,自己就把事情做了。
弄得這事出來了,不僅濟南的官場和各大家族懵逼了,陳宮也懵逼了。
但現在,陳宮得給曹操想辦法。
可就在這時候,卻傳來訊息說,濟南各大家族最近頻頻和黃巾賊交往,而各地黃巾也確實開始有了動靜。
曹操嘆息一聲:“還真讓公臺說準了。”
陳宮並不為這話得意,而是說道:“主公,現在重要的是,我們接下來該如何應對,黃巾雖然紀律散漫,調動也十分緩慢,可到底也不會慢很久,再說……濟南地方也不大啊,他們既然要來,恐怕不會很久了。”
他們必須儘快拿出辦法來。
這時候反倒是跟打仗不沾邊的紀衡舉手了:“那個……我有一個想法。”
處於對紀衡之前幾次幫忙解決困難的信任,曹操連忙說道:“伯瑾快講。”
紀衡說道:“我聽說,北海孔融特別樂於助人。”
說白了,咱沒有的,去找孔融呀!
曹操:“……”
你怎麼每次都逮著孔融一個人坑!
多大仇!
紀衡的眼神飄了飄,這仇恨大著呢。
想到當年課本上的各種與孔子相關的,要背要寫要考的文言文……不坑孔融他都對不起自己!
但陳宮卻說道:“伯瑾這話聽著也很有道理啊。”
紀衡道:“我也就是這麼個想法,具體怎麼做,卻又不知道了。”
這不是謙虛,他是真不知道。
陳宮說道:“我們可以向北海借兵,就說得到確切訊息,有大股黃巾要入濟南,因此想請求北海的幫助。”
兩家相隔並不遠,早說了中間就隔了個齊國,齊國的地方還很小,濟南如果被黃巾打的一團亂,對北海也是沒有好處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之前濟南破敗,就有不少流民往北海逃難,因為大家都聽說北海孔融是孔子的後人,覺得去了他那裡日子會好過很多。
人家都是衝著孔子的名頭來的,孔融也不能把人趕走不是,可大量的難民湧入,孔融的壓力也很大啊!
因此至少目前來說,孔融是希望曹操能好好的。
這段時間曹操在濟南乾的不錯,孔融應該也知道曹操是個好官,那麼不管是從私人名聲的角度,還是從大局利益觸發,他都會願意為曹操提供幫助的,區別只是孔融會提供多少幫助而已。
陳宮道:“若是主公願意,我願為使者去北海勸說孔文舉。”
這事也就只能讓陳宮去說,畢竟除了陳宮,其他人都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