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原本是反對曹旭跟著曹操走的,畢竟她能夠理解曹操要回老家的原因,也願意曹操離開,可曹旭跟著一起走叫什麼事兒呢。
她才九歲呢。
丁氏覺得吧,放在她自己身邊看著,曹旭的畫風就已經很歪了,如果再放出去,天知道曹旭會變成什麼樣。
畢竟丁夫人說是嫂子,但實際上正因為她是曹操的妻子,所以她才更不好管教曹旭。
曹操自己都不管,還能指望丁夫人管嗎?
丁氏不擔心丁夫人是不是能照顧好曹旭,丁夫人辦事還是很靠得住的,但這孩子並不僅僅是照顧好了就行呀。
丁氏是反對的。
可曹操多聰明的人呀,他跟丁氏說之前就把這事告訴曹旭了。
丁氏不同意,和曹旭自己想去,她一個勁的磨著丁氏答應她,丁氏也真的拿她沒什麼辦法。
所以說,在管教曹旭這件事情上,曹家從上到下都挺沒資格嫌棄別人的。
不過丁氏又問:“你不是還要練武麼?老家的情況可比不上這裡好呢。”
曹家在譙縣雖然也是大家族,曹操他們回去也不會受到虧待,但誰會在給姑娘準備住處的時候多添一個練武場呢,曹旭的那些兵器,就算都帶著,去了之後也很難施展。
曹旭在家裡可是有專門的地方練武的,室外的,她自己的住處有一個,徐昌那裡有一個,還有一個室內的,方便天氣不好的時候用。
去了譙縣顯然沒這麼好的條件給她了。
這個倒是讓曹旭有些苦惱:“不可以在那邊也修一個嗎?”
曹嵩在老家是有產業的,還不至於讓孩子們去住別人家的房子,因此也就不存在不方便動手改建的問題。
丁氏又說:“那你去了,誰教你呀?”
“我可以讓師父跟我一起去,”曹旭說道:“師父說過的,我去哪裡他就去哪裡,一定教好我。”
徐昌當年被人抹了功勞,自己又身有殘疾,還跟長官關係不好,一路到洛陽來投奔親戚,他原本只想當個家丁護院之類的就好,可根本沒人願意要他。
誰願意把一個殘廢擺在自己家裡,帶出去也沒面子啊。
最後是曹嵩要了他,還不是讓他去做護院,而是讓他教導曹旭。
這差事說好也好,說不好,其實很多武師父也是不願意的。
教男孩子也就算了,教女孩子算什麼事兒嘛。
可徐昌當時生活艱難,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能有一口飯吃就不錯,曹嵩也沒有折辱他,只是教導的學生性別不太一樣而已,徐昌自己不介意。
邊境那地方,姑娘們彪悍的也有很多,和洛陽這種地方完全不一樣,徐昌是不在意這種事的。
到了曹家之後,曹家上下對他都很好,曹旭對他也是一口一個師父的叫著,再加上其實曹旭天分不錯,在練武方面又肯吃苦,徐昌就想著怎麼也要把曹旭教好了,只是跟著曹旭去譙縣而已,小事一樁嘛。
丁氏實在是沒辦法,再加上還有曹操勸說,曹嵩也不攔著曹旭,她也就只能答應了。
雖然說是要出門,但並不是立刻就能走的,老家那邊得提前送信讓人準備,還有曹旭要求的練武場地也得抓緊修建,而他們自己則在近一個月之後才動身。
可臨到了要走的那天,曹旭又哭了。
“父親和母親不跟著一起去嗎?”
曹操:“……”
誰也沒說他們要去啊。
而且曹嵩還在洛陽有官職呢,哪兒能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