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三百。
中洲列國,文士詩道的最大榮耀。
有一篇佳作,得以入選《詩經》,是足以讓擅長此道的人驕傲一生的事。
但其難度之大,以至於數年之間,才能有一首詩達成聖選的榮譽。
因此,當看到一天之內,加上那首七步詩,接連有三首詩入選詩三百,孔聖才會這麼欣慰。
三詩同輝,是《詩經》撰寫完畢以來,中洲列國讀書人所曾達到的最高境界——那還是兩百多年前的事了。
對於心懷天下文道的老人來說,中洲詩道的蓬勃發展,是再好不過的事。
但當又一首聖選詩出現的時候,孔聖泰然自若的心態,就有些被打破了。
於是,老者面色古怪地回到桌前,抬起筆,一氣呵成,三息之間就將這首新詩收錄在了詩經中。
隨後,老人並沒有放下筆,而是揚揚眉,微笑道:“老夫倒是要看看,你還有沒有文采再來一首了!”
孔聖的話,顯然是在開玩笑,四詩同輝已經是破了中洲歷史記錄的壯舉了,怎麼可能還有新的?
正當老人這麼想著的時候……詩經的書卷,再一次開啟了。
準確的說,是剛剛根本沒有來得及合上,就又有一首聖選詩,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了曲阜!
孔聖:“……”
老者神情有些恍惚,幸好筆還在手裡,就下意識地將它記錄在了書卷上。
誰知道,這手一放上去……
就再也拿不下來了!
在孔聖老爺子迷茫呆滯的眼神中,難以計數的淡金色光點,瞬間充斥了整座聖殿!
詩經書卷翻頁的速度越來越快,連孔聖都必須運起才氣,一息詩成,才能勉強跟得上它的速度。
於是,孔聖老爺子不停地在詩經上寫起了字。
一首、兩首、三首……
十一首、十二首、十三首……
老人家越寫手越抖,越寫嘴張得越大。
他這兩三百年的時光加起來,在詩經上寫的字,也沒有今天多啊!
如果說孔聖老爺子在震驚中,還能勉強維持著基本的冷靜的話。
如今的曲阜書院眾人,已經完全喪失了思維能力。
所有人佇立在原地,呆呆地揚起頭,迷茫地望著天空中書卷的虛影。
“孔聖在上……我看到了什麼!”
一個年輕學子張大了嘴巴,手足無措。
“十三,十四,十、十五……十十十……六……”一名兢兢業業的計數君,下意識地數著聖選詩的數量,但數著數著,他的聲音越來越顫抖,最後哭喪著臉,停下了無謂的努力。
顏回和曾參兩位儒家半聖,茫然失措地望著天空,對視一眼,面面相覷。
“這……是不是哪位擅長詩道的聖人,攢了幾十年的東西,在尋開心啊!?”
……
……
與此同時,魯國境內。
無數的文士和平民百姓,湧上街道,呆若木雞地望著曲阜書院,還有各城聖廟的方向。
聖廟與曲阜聖院冥冥之中互有聯絡,當《詩經》顯露出非凡異象時,聖廟內,自然也隨之表現出來。
此時此刻,整片遼闊的疆域上,都在迴盪著悠揚的吟誦聲。
就連魯國朝堂上,國君和大臣們也都停下議事,張口結舌。
“天道在上,難道是哪位半聖,以詩證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