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路,四人坐在溪流邊假石上小憩,寶璐捏著紗帕按了按額邊的細汗,笑道:“五姐姐,這裡倒是有幾分原先宿遷之貌。”
寶玲道:“老夫人生□□花,這個園子的盛春之景堪比江南風光,黃國公家的小姐們最愛來這個園子辦詩會。”
一陣春風襲來夾裹著淡淡花香,有幾片花瓣悠悠落下劃過寶璐的臉頰慢慢墜落在茜素青色羅裙上。寶璐抬頭望去,原來溪邊一片枝蔓蜿蜒的樹是杏花樹,方才倒沒注意,如今杏花俱開了,如煙似霧附在枝邊惹人喜歡。
翠芸拈過落在肩頭的杏花送到嘴邊咬下一片花瓣吃,笑道:“姑娘,這杏花的味道和宿遷的一樣。”
寶璐笑道:“都是杏花怎會不一樣。”又想到原在宿遷時也曾那杏花做過杏花糕,今日瞧著杏花嬌嫩,不禁技癢,便提議道:“不若我們做些杏花糕如何?”
翠芸頭一個跳起來響應:“好好好,姑娘做的杏花糕最是香甜好吃。”
寶玲也來了興致,“我早幾日也有如此想法只是不得空,今日倒巧,逢七妹妹來我也有口福。”
平日裡拘在閨中的姑娘們難得來的興致,文杏飛快的搬了張凳子過來,寶璐興致高要站上去摘花,惹得寶玲緊張,在下面扶住她一步不敢移動,翠芸、文杏皆兩個展了帕子站在下面一朵一朵的接寶璐摘的花。
因臨時起意未有備料,發面也需要幾個時辰,寶玲便使了個人先回沈府說一聲,留了寶璐下來吃晚飯。
因王老夫人喜愛寶璐,晚飯時候特使人讓寶璐過來一起吃飯,二人飯畢,便同老夫人告了退,幾人仍舊做杏花糕去了。
待第一批杏花糕出爐,外頭天色已微沉,寶璐讓文杏先送去給老夫人嘗嘗。
文杏回來道,老夫人贊不絕口,說是入口即化從未吃過這般軟綿香甜的。
寶璐想起寶珏之前可憐兮兮的要求她帶吃食回去,遂將剩下的糕團都上了籠蒸。
直至入夜,寶璐方收拾物什準備回去,翠芸用了一張杏白幹淨繡著紅鯉戲水的帕子將寶璐留好的十來塊杏花糕包好,蒸籠裡剩下的還有些便讓旁邊的小丫環們分了。
這些小丫環聞著香早便來候了,方才已分了些,但有幾個嘴饞的仍意猶未盡,笑嘻嘻的在外守著,寶璐一說分了,如虎撲食般擁了進來將剩下的一些俱分搶了。
寶玲嗔了句:“沒個正形的,小心吳嬤嬤瞧見了各人要打掌心。”
眾丫環聽了吳嬤嬤的名號也怕,趕緊捧著東西要往外走,也有大膽的丫環笑道:“寶玲姐姐也在這呢,我們準沒事!”
寶玲嗔道:“我倒是成了替你們頂鍋的了。”
丫環們接嘴道:“寶玲姐姐最是愛護我們了。”一群小丫環說著你推了我一下,我喊了一聲你踩著我了,嘻嘻鬧鬧的出門去了。
文杏方才出去叫馬車,此刻進了來說:“有幾個相公住在城外,原來之時是相熟的另幾位相公去接的,方才怕時辰太晚出不了城,府中的馬車倒都先送他們去了,如今天色已晚馬車也進不了城,遂備了兩頂轎子在外頭。”
寶璐看著翠芸道:“也不必麻煩給我們備兩頂轎子了,你同我擠一擠也不礙事,就是難為轎夫負我們二人了。”
翠芸笑道:“我還怕擠著姑娘哩,方才吃了一肚子杏花糕正愁不能走個路消消食,回去不過四條街,我就走一會罷。”
寶璐道:“可別逞強,仔細回去叫腳疼。”
“我的姑娘,我自小就在田間長大,別說四條街便是十條街我也一溜煙跑去不帶氣喘的。”
翠芸是個實心眼的,向來不會假客氣什麼,她說要消食必定是真吃撐了,不若這會走回去運化運化,不然怕半夜又鬧肚子疼。
寶璐遂起身依依不捨的同寶玲二人告別。寶玲又依依不捨的送出二門,將寶璐送上轎子又仔細囑咐翠芸好生跟著,直到起轎晃晃悠悠一直抬出夾道看不見影了方才同文杏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