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拿捏氣質的關係,盧照鄰沒好意思扯著嗓子大喊,只是輕輕的念著。
所以直到執筆者在黃紙上寫下這首詩,再將其掛起來後,才引起了眾多文人們的議論。
“好,第一句就如此之好,‘澄澄寫月光’一個寫字當真是極妙。”
“寫字好,那第三句的動字就不好了嗎?某倒是覺得動比寫更妙。”
“哈哈,都好都妙,可真要論點睛之筆,還得是最後那句‘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是極是極,這句話直把月光比作相思意,灑滿千里衣裳,委實是令人驚歎。”
這一刻,不用評委點評,會場上便爆發出一陣陣歡呼。
彷彿,已經認定了盧照鄰會奪得第一。
蓬萊殿內,李承乾也有些驚歎。
這首詩寫的確實極好,當真不愧是初唐四傑之一。
沒有用過多的生僻字詞來裝飾,反而是有意識的著筆於意境上。
雖說大家都知道唐詩有別於前朝,無論是韻律還是格律變化都很大,但畢竟這才貞觀九年,時間才過去多少點...
眼下盧照鄰就能做到這一步,可見其天賦之強。
“不錯,確實不錯。”李承乾毫不猶豫的讚歎著盧照鄰。
甚至臉上還浮現出一絲絲激動之意,這現場版的作詩可比後世從書上學來得刺激多了。
“呀,怎麼作得這麼好......”與李承乾不同,長樂面帶擔憂,眉目有些糾結。
能親眼見證一首好詩是好事,可眼下盧照鄰又是作為李泰的對手,這就不大美妙了。
“哈哈,慌什麼。”
李承乾大笑一聲,眼神示意矮桌上擺放的葡萄,開口道:“這種程度青雀可不怕,安心看著便是。”
這種程度?
難不成兄長知道泰兄長作的詩詞?
是了,平時可不就是承乾兄長在教導泰兄長嘛......
長樂眨了眨美眸,突然放下了心,伸手拿起葡萄剝開遞給李承乾,輕笑道:“兩位兄長都好厲害。”
“哈,還行吧。”
李承乾笑了笑,接過葡萄調笑道:“長樂想這麼厲害也行啊。”
長樂小腦袋一偏,撇嘴道:“兄長又在騙長樂了,這麼好的詩詞長樂怎麼作得出來。”
李承乾挑了挑眉,豪邁道:“不就是作些詩詞嘛,我可以教青雀,那也可以教你,無論你想作什麼樣的詩詞都行。”
“兄長此言當真?”雖然感覺李承乾說的不太靠譜,但長樂還是忍不住反問道。
“當然當真。”
李承乾一拍大腿,道:“只要你會說話,那就能作詩。”
會說話就行?
這麼簡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長樂抿了抿唇,心裡開始期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