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被李承乾教出來的明詩很多,卻沒有一首是出自他自己口中,這已然成為乾莊裡一大怪事。
只不過因其貴為太子,也沒人敢勉強他,最多就像長樂這般旁敲側擊的打探。
是以,再次聽見這種問題時,李承乾張口就來:“我不會。”
“不可能。”這個答案,長樂無法接受。
“有什麼不可能的,不會就是不會。”李承乾頭也不抬,繼續否認。
原因倒是簡單,只要他敢自己作出幾首詩詞來,第二天門檻就得被踏破了。
罪魁禍首就是金城。
想著李泰這段日子裡的慘狀,李承乾那叫一個後怕。
而且,他可清楚的記著金城看向他時,那熱烈中又帶著一絲惋惜的目光。
嘖嘖嘖,對此他只能說有慾望的女人都很可怕。
...
接下來的幾日時間,隨著中秋詩會的來臨,整個長安乃至附近的大城,都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雖然不知為何今年陛下很看重中秋詩會,但重要的往往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大明宮舉行,全長安文人皆可參加。
透過這兩句話,眾人完全可以猜想此次文會的規模將何等盛大。
據某些知情人士所分析,去歲整個長安城內中秋節大小詩會共三十餘場,與會者百,出詩數約莫三成。
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去年中秋詩會共三十場,平均參會的文人為一百人,出詩的數量則佔據三成,也就是三十首。
若是按照這個資料來推測今年,那合在一起就可怕多了。
三千文人,九百詩詞。
一晚上將出現九百首詩詞?
哪怕質量參差不齊,就這數量也足以讓此次文會列為大唐盛事。
而且若是誰能在這三千文人數百詩詞中拔得頭籌,那將是何等風采?
說是當代詩王也不為過。
李泰,便是其中呼聲最高的人。
國子監中......
太學、國子學等監生各自聚集在一起,指點江山叱吒風雲。
“某說的,這次詩會越王殿下必奪冠。”
“放屁,你以為今年還與往年一樣?那可是三千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