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李君羨頓了兩息才道:“這般巨大的改變,讓臣覺得有些蹊蹺。”
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李泰這種表現,讓李君羨想不明白。
不過,作為聽者的李世民注意力卻放在了另一方面。
三個月的時間,李泰當真沒有見那些大儒,他沒有撒謊......
這個結果,讓李世民覺得有些離譜。
要說派人去查李泰的起因,還得從七夕說起。
那日七夕,三首質量極高無比的詩詞現世,直接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作為說出‘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皇帝,李世民怎麼可能不去了解清楚能做出這些詩詞的名家。
可待他問過後,才知竟然是自家傻兒子。
別說李泰聰穎過人,但他在詩詞一道上,那就是純傻。
這樣的結果,李世民是打死也不相信。
後來他直接把李泰叫進宮裡詢問,結果後者竟說是大兄教的。
大兄教的?
呵,當我李世民傻不成?
你大兄確實會教人作詩作詞,在這一方面,甚至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是......
一日之間連作三首,有律詩有詞曲。
你大兄就算能教,那你能作嗎?
是,是有古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可在這詩詞方面,李泰是千里馬嗎?
怕頂多只能算一頭驢吧,而且還是沒有天賦的驢。
李承乾有本事化蠢驢為千里馬?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有。
那麼......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有景有情,有豪邁有婉約......
這大不相同的風格,是同一匹馬能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