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嫡長皇子想要當皇帝,哪怕身份足夠,也還需要無數大臣的支援。
將其具象化到李泰身上,那就簡單多了。
國子監!
只要李泰能在國子監內成為領袖,那麼十年二十年後這群人必然會是李泰最大的助力。
待李世民傳位,李泰的支援率絕不會低。
皇帝位置解決了,那麼合格呢?
李承乾就算不想自己去受這份苦,他肯定也不願讓一個會讓大唐走下坡路的人去當皇帝。
所以,他為李泰制定了非常詳細的學習計劃。
核心問題:當皇帝要懂什麼?
答案:可以不精,但什麼都要懂一點。
具象化:走一走三省六部。
是的,唐朝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這些部門中幾乎涵蓋了大唐九成九的政事。
只要李泰能每個部門都走上一遭,認認真真去做做事,以後當了皇帝還能什麼都不懂嗎?
那必不可能。
這放在後世,也可稱之為實習。
甚至李承乾將具體的安排給已經給李泰列好了,只要李泰跟著步驟走,那百分之一萬能當上皇帝。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這六部又分別成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其重要性,一目瞭然。
屆時,再給李泰安排一個類似救火員的職位,有事就得頂上,出問題就得背鍋。
這樣下來,每個部門待兩年,還有什麼是學不會的?
是,累是累了點,苦是苦了點,有時候受些委屈也是在所難免。
但,跟當皇帝比算什麼?
什麼都算不上啊!
剛好還可以透過六部磨練他的心智,鍛鍊他的城府,可謂是一箭雙鵰、兩全其美。
而且如果只想到了這一層,那還是太淺了。
李承乾不傻,他故意給李泰設定這麼多難題,還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當站在其背後的男人。
政事有難題,李泰處理不了了怎麼辦?
找大兄!
同僚有私心,方案推不動了怎麼辦?
找大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