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又道:“可有受傷?”
李承乾搖頭,道:“刀光劍影,差之毫釐。”
“哼,可知曉怕了?”李世民輕哼一聲,沒好氣道:“密旨呢?”
密旨......
李承乾心頭一跳,沉重道:“被將士鮮血浸透,被大唐骨氣渲染。”
李世民皺眉,道:“我是問在哪?”
李承乾伸出右手靠近胸膛,直言道:“應該在每個人的心中。”
幾次三番的打岔,讓李世民看明白了,這蠢兒子就是不想還。
一張便宜行事確實能做不少事情,但你又能做什麼?
而且,說實話經歷過一次‘造反’事件後,李世民反而對李承乾的戒心少了許多。
不想還,那就留著唄。
讓我看看你到底還能做些什麼事情。
想到這,李世民耳邊不由響起了‘造反’那日李承乾在大慈恩寺說的話。
他說是李綱曾教導他以德為重,安穩做事變好,不要急著出風頭。
所以,那才是他曾經略顯平庸的原因?
而經過那事以後,他做了什麼......
練兵、出征、肅清岐州水賊。
練兵一事還有待考證,但後兩件事卻是辦得漂亮。
這種漂亮不止是說表面文章,計謀巧妙等。
那隱藏在華麗辭藻下的內容,才是更為吸引李世民的一點。
出征時李承乾所表現出來的聰明頭腦、責任擔當,人格魅力;
剿匪後所表現出的眼光獨到、能看清本質,才是關鍵。
是以,在李世民發現他想留著密旨不還時,卻突然心血來潮,想看看他到底能做些什麼,做到哪一步。
“哼,在心中就在心中吧。”
李世民撇了眼李承乾,嫌棄道:“自己滾去後宮,多久沒給你娘請安了。”
“是。”李承乾面色一喜,大聲應道。
原本他還只是準備閒扯兩句看看李世民反應,若是反應強烈那就還回去,若是反應不大那就說丟了。
沒曾想李世民居然不問了?
好傢伙,當皇帝沒點心胸果然不行。
這下李承乾也不皮了,恭恭敬敬行了一道禮,轉身跟著內侍前往立政殿。
長孫皇后只知他隨軍出征,並不知過程很是兇險,李承乾也沒有故意提起。
站得筆直讓長孫皇后檢查沒有受傷後,便進入母子閒聊階段。
沒等聊上兩句,又有內侍快步走近,道:“啟稟皇后殿下,弘化公主與秦南郡主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