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是心理闕值較低的皇帝,那樣的例子在歷史中可太多了。
玩平衡、扶持宦官等等操作,都是自己實力不足掌控朝堂才選擇的下下策。
搞得朝堂烏煙瘴氣,天下動盪不安。
而這,也是每一個朝代都會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
古代能進步的地方並不多,就拿唐朝來舉例。
李淵開國;李世民開疆拓土,全面發展;
這的全面是真全面,無論船舶火藥還是其他東西,在這個時期都有跨時代的進步,而且無論是查商業還是教育,又都說初唐是黃金年代。)
寫唐朝真的很感慨,買了十幾本史書仔細瞭解,每章也會查閱無數資料,但每次上網查閱時,就會發現什麼什麼的黃金時代又是唐朝,皇權下放,依法治國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言歸正傳。
包括後來的李治武則天等等,他們能力也不差,延續上一輩的方案,大興科舉,把世家給搞的七零八落。
至此,唐朝皇帝已經把文治武功做到了極致。
接下來的皇帝就很難了,他們已經沒有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改革軍制解放土地這樣的事情沒法做,辛辛苦苦一輩子最多也就混個勤勉的稱號。
而沒有成績的他們壓制不住大臣,為了維持皇權只能開啟平衡之術。
就在李承乾思索之間,程處默突然出聲道:“乾兒哥,岐州城到了。”
李承乾循聲望去,將眼前城池盡收眼底。
岐州城不算是很大的城池,人口約莫二十萬上下,城牆高近十米,左右寬度不知何長。
城牆前方有著寬約三米的護城河,只有幾道城門處才有能使人透過的吊橋。
跨過吊橋步入城門後,李承乾還大致估量了下城牆厚度也接近八米。
向上看,城牆上有不少凸出的箭樓、門閘、雉堞用於防禦。
進攻方很難對城牆上的防守方造成大規模殺傷。
向前看,則是一個極大的廣場,這個廣場四周還被高高的城牆全部包裹,這叫甕城。
甕中捉鱉的甕。
若是突破第一道城門,進攻方就會進入甕城中的空地上,成為四面內城牆上守軍的活靶子。
李承乾一看這局面連連搖頭,幸好打得是党項要塞,要是打岐州城,兩千人連廣場都填不滿。
“乾兒哥,何事發愁?”秦懷道見李承乾面帶難色,出聲詢問。
“哈哈,無事。”李承乾輕笑一聲,暗道自己後遺症犯了,轉而道:“先入城尋好住處,然後再去尋些岐州特色,不過切記不要暴露了身份。”
眾二代高聲應是。
不過因為路上耽擱不少時間,眾人尋到住處之時已是酉時。
然後,眾二代就準備歇息了......
對此李承乾滿頭問號,難道不搞點夜生活的?
不去聽個曲兒,看個戲?
前些日子飽受折磨的李承乾,只能決定明日尋個機會暗示一番。
.
喜歡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請大家收藏:()穿越初唐從造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