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第一個娘化的人吸引到了眾人的注意,很快嚐到了甜頭。
以致後來學習的人多了,才逐漸改變了審美。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審美並非先天形成,而是你經歷所有事、見識所有人後才形成的。
如同唐朝以胖為美一樣。
也如同自唐以後,以三寸金蓮為美一樣。
要是真有一天,整個民族都以娘化為美時,誰來保證民族的安全,誰還能在戰爭時期站起來?
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咱們比唐朝幸運的,便是有史可鑑。
不過唐朝人不懂,李承乾卻是明白,身為大唐的一員,他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民族精神的形成必定伴隨著血與火。
真正該做的,不是避免犧牲,而是讓它變得更有意義。
“誒......”
李承乾微微嘆了口氣,徐徐開口道:
“和親的作用,我從不否認。”
“無論是為了穩定邊疆,為了唐朝的發展,為了百姓能少受戰亂也好。”
“為了加強對外的控制,加強我朝威望的提升也罷。”
“但和親的背景,諸位可曾想過?”
沒給眾人回答的機會,李承乾繼續道:
“在我看來,和親是結果,但起因卻有兩種。”
“第一種,是打不過別人,認慫並且賣女求的安穩。”
“第二種,是把別人打服了打怕了,再給予恩惠,恩威並施中的恩。”
“同樣是和親,但這二者差距可謂天差地別,無論是對百姓或是對歷史,都將造成截然不同的影響。”
“那麼......諸位認為,唐吐和親,算哪一種?”
算哪一種?
這還用問嗎,肯定是第一種啊。
文臣們想都不想,直接在心中下了定義。
大唐啊,那可是天朝上國,年年歲歲萬邦來朝,怎麼可能是第二種?
但武將卻是神情一滯,特別是軍神李靖。
去年本是決定把吐谷渾給滅了,但因為某些個人原因,導致党項臨陣投敵,沒打下來。
不僅沒打下來,偏偏損失還不小。
雖然那段時間已經把吐谷渾周圍給清掃了一遍,但總有種功敗垂成的感覺。
吃了敗仗,然後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