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得不錯,他日若有難事,大兄定幫你一次。”
聲音雖輕,其中意志卻是堅定。
望著三女疑惑的面容,李承乾笑了笑不再多說,枕著腦袋安心享受起來。
.
.
.
次日清晨。
大明宮,蓬萊殿。
“祖父,孫兒來看你啦。”
李承乾帶著小安子,小安子揹著大包小包,站在殿外大喊。
屋內,聽見喊聲的李淵神情驚喜。
昨日他便得到李承乾傳書,說端陽節會來大明宮與他一起過。
心裡是五分歡喜五分抗拒。
原本還想欲拒還迎一番,但信中寫到若今日一起過端陽,可以免了‘散步’。
李淵從了,只剩歡喜。
“去,把我乖孫兒領進來。”李淵轉頭看向陳伯,隨即又改口道:“算了,我親自去。”
片刻後,祖孫相見,相擁而泣。
“乖孫兒,這大包小包的又是何物?”李淵瞅著小安子背上的包裹,有些好奇道。
“哈哈,這些是孫兒親手包的粽子,今日帶來給祖父嚐嚐。”李承乾淡笑道。
粽子,在唐朝時已經有了。
對此李淵也不稀奇,只當是乖孫兒的孝心。
一手拉著李承乾朝殿內走去,一邊又回頭吩咐陳伯,“去把青雀也喚來。”
陳伯應聲退下,李淵與李承乾倆人則入內敘話。
同時,李承乾也讓小安子去把鍋爐端來。
沒辦法,自從李淵吃了‘全家福’後,養成了現做現吃的毛病。
兩柱香後,李泰急衝衝的跑進內殿,見到李承乾眼神鋥亮,興奮道:“大兄大兄,如何上西樓?”
李淵懵逼,李承乾不解。
李泰眼神迷茫,繼續道:
“深院到底把清秋怎麼了?”
“什麼東西不斷,又是什麼東西還亂?”
“大兄,你快告訴我啊。”
看著魔怔的李泰,黑線逐漸在李承乾頭上浮現。
幸好自己沒寫憫農這首詩啊,要不他問鋤禾到底把當午怎麼樣了,還真不好意思說。
側頭靠近李泰,李承乾低聲道:
“今晚我說什麼你就說什麼,晚點我便告訴你。”
“而且不僅是詩詞,我還能給你講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