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
李承乾心裡爽的飛起。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從規矩繁多的東宮出來,那種自由的感覺可謂美妙無比。
同時,他也給自己定下了後續計劃。
算起來與李世民已經有了兩個賭約,一是五年內靠自身努力重回東宮,二是為期半年一次的練兵比試。
只是第一個賭約李承乾並沒有太過在乎。
道理很簡單。
從一介平民到東宮太子,這其中差多少級官職,又差多少級爵位?
五年時間,沒可能的。
當初倆人這樣約定,其主要目的還是搭個臺階。
畢竟一個造反一個被反,不找補找補,確實挺丟人的。
當然,李世民也是為了給李承乾一定的壓力,看看他全力以赴能做到什麼程度。
而這個程度,才是李世民真正想要衡量的目標。
做得好,達到他的心裡預期,則賭約生效,李承乾依然是太子。
沒做好,那就麻利滾蛋。
但是......第二個賭約就不一樣了啊。
它有彩頭!
五百親兵,贏了翻倍,這可真的是太香了。
哪怕後期人數稍微多一些,也完全可以編入東宮十率府,成為自己手中的軍事力量。
要知道兵權在這個時期,其實是個非常非常恐怖的東西,重要性遠在金錢之上。
而且還有一點比較關鍵......
李世民若不給兵權,李承乾是打死也不敢碰一下的。
像今天這樣的賭約,以後就算有直屬軍隊,那也是靠自己能力掙來的。但如果是李承乾自己去聯絡那些將軍,就是圖謀不軌。
嚴重點,就是結黨謀逆。
可惜不知道李世民今天是受了什麼刺激,竟然做出了這種決定,李承乾翻遍詞典都沒法形容。
就他孃的不講道理。
不過有了機會,這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
正因如此,他下階段計劃幾乎全面圍繞第二賭約展開。
招兵,訓練。
按理說招兵是最簡單的,初唐尚武之風十分普遍,而且又實行的是府兵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兩個上過戰場的男丁。
但李承乾卻不大滿意,他不想用這些上過戰場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