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非常時期,寶玉和李文淵所行,都是非常之事。
禁衛軍們到了通許縣,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劃分民夫、各隊分片區幹活等等,速度比在中牟的時候快了些,只花了五天時間,便帶著民夫大致達到了總兵大人要求的水平。
寶玉帶著禁衛軍又奔赴蘭考,此時,已經是七月十二了。
通許縣令在賈總兵和他帶著的禁衛軍奔赴蘭考之後,還特意差人去給中牟縣令送信,信件雖然隱晦,但是透露出來的抱怨之意還是不少的。
然而,這封信,並沒有成功送到中牟縣令的手裡,因為,中牟縣上游五十裡處,黃河小決堤了。
當送信的衙役屁滾尿流騎著馬飛奔回通許縣的時候,守城門的大頭兵還笑話衙役呢:“看看,騎個馬還像屁股下頭長了刺一般,可真是慫包。”
衙役和守城的大頭兵並不是一個系統的,一是皂吏,一是兵丁,但是一個縣城也就這麼大,兩方人相互看著倒是並不看對方順眼。
然而騎著馬的衙役一路跑一路喊:“黃河決堤了!黃河決堤了!”
守城的大頭兵聽了之後,再不覺得對方是慫包了——黃河決堤了!可不就是,天也要塌了麼?
縣城中百姓聽聞此言,紛紛散了往家裡跑的也有、沒頭蒼蠅似的往城外跑的也有……
更多醒悟過來的,是一天前還跟著禁衛軍一起幹活的民夫,他們每天都聽禁衛軍那些兵老爺對自己唸叨什麼‘洪水來了莫要慌,收拾糧食高處走,若是水勢實在大,門板木盆要帶上……’等等等的,接連聽了五天,當時覺得朗朗上口唸著好玩兒的,現在倒是一個接一個地鎮定下來,招呼家裡人打包糧食、整理門板木盆了。
這個亂了心神的衙役並不知道他給通許縣城帶來多大的恐慌,現在他一路飛奔到縣衙,連馬都沒有下,直奔縣令大人後院去。
“什麼?中牟縣已經決堤了?”通許縣令大驚失色,中牟距離通許也就一百多裡,要是黃河真的在中牟決堤了,通許這邊要不了一天,就得跟著遭災。
“是,小的快抵達中牟之時,遇到不少往山上撤的中牟百姓,他們說黃河已經決堤。”這衙役其實是沒有瞧見決堤景象的,只是見到不少百姓都在撤離,一下子慌了神,就策馬掉頭趕回來了。
通許縣令這下子在也想不起來,半天之前他還在覺得那個禁衛軍總兵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的了,轉而一把抓住衙役問:“你到底看清楚沒有,中牟縣城現在情況如何?決堤口子在哪兒?現在洪峰已經到了何處了?”
那衙役卻是個一問三不知。
通許縣令這時候才覺得後悔,後悔前幾天沒跟著禁衛軍跑了全程,而是以自己縣衙中有政務為藉口,壓根就沒去看禁衛軍帶著民夫幹了些啥。
然後,這通許縣令又悲觀起來:這可是黃河之水,才區區五天,就算那賈瑛是共工再世,也沒有在短短五天之內整治出抵禦黃河泛濫的工事吧?
…………………………
其實,中牟縣的情況,倒是沒有通許縣衙役傳回去的那麼駭人,因為黃河水也是一點一點漲起來的,慢慢滿過了河堤,好歹給他們縣中人以準備的時間。
說起來,這也是因為自潼關往下,凡人口密集的縣城州府,河堤都被以水泥加固了的緣故,尤其是潼關附近黃河與潼河河道都被李文淵下令疏透過了,排水順暢,若不然,潼關決堤,下頭河道的漲勢就不是這麼徐徐了。
中牟縣是幸運的,他們縣城早有駐軍日夜巡視河堤,在形勢不對的時候通知縣裡,該撤離的就撤離,該往山上跑的就往山上跑,只是最早往外跑的那些人是膽子極小的——叫通許縣衙的衙役看到聽到,倒是心生誤會,以為中牟的情況大為不好。
也算是錯有錯招。
原本通許附近的人也懈怠了,駐軍也跟著禁衛軍幹了五天,今天偷著懶,壓根沒注意到上漲不少的水位。不過衙役從入縣城開始的一通嚷嚷,叫該知道不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黃河決堤了。
黃河!決堤了!
只是誰都沒想到,原本還未到絕路呢,卻有人自亂陣腳。
是日,那通許縣令捲包袱跑路了,跟在他身後的,是當地不少鄉紳富戶。反倒是平民百姓,因為十戶裡頭有八九戶都抽走一人去跟著禁衛軍幹過溝渠的活兒,又有當地駐軍還都守在河堤上,所以幾個耆老自發組織起人手來,給沿岸河堤的將士送麻布袋裝的沙石去。
…………………………
此時的京城尚不知道千裡之外發生的這一切,十六剛收到了潼關來的奏摺,道是皇恩浩蕩、天佑潼關,使得潼關城經歷了千年難得一遇的暴雨洪水沖襲,仍舊屹立不倒。
朝中人現在開始,終於停下每三五天就參一次李文淵的趨勢,轉而開始觀望。
因為潼關及其附近的奏摺叫遠在京城的十六以及文武百官知道,黃河流域真不是一般地多雨水,這才剛進入七月,實在是不容樂觀。
而潼關的奏摺,明明白白地寫了:“……幸得禦史李大人等嚴加要求,修整排水,才使得潼關免於水淹之災,潼關千萬百姓叩謝陛□□恤民生,感恩李大人、賈大人、賈總兵鞠躬盡瘁……”
這是李文淵等人的功勞,再往上深究,是一意要李文淵出使巡查黃河的萬歲爺的功勞。
原本有些不看好李文淵本次差使的人,紛紛開始準備替高瞻遠矚的陛下歌功頌德起來——只待李文淵等人回京。
然而,他們才接到潼關安然無恙的報平安奏摺沒兩三天,就收到後續的摺子:
先是中牟縣上游黃河小決堤——這倒還好,很快抵達的中牟縣第二封奏摺告知京中,因為中牟縣在十多天之前剛剛加挖了排水溝渠,引流分流,並且由於決堤口子並不大,當天晚上就被堵上了。用灌裝好沙石的麻袋一袋一袋子往下填,這時候,中牟縣令親臨決堤口,眼見口子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終於在心裡忍不住念菩薩保佑。這時候的他,對幾天前離開的賈總兵和禁衛軍就只有感激的。決口被堵住之後,沙袋還剩不少,中牟縣令卻不敢懈怠,下令府衙中人,繼續準備沙袋,以防近日還會出現洪峰。因此,奏摺上寫得也是漂亮,只說萬眾一心,抗擊洪災,不負聖恩,守護中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