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住的是水泥小樓呢?怎麼?”
“這不就是一兩天的事兒麼,疏通了河道,也是為了京城百姓好,為了咱們自己好。做一兩天,有什麼關系呢?如今,比前朝,已經好多啦!真是得好好感謝一下願意叫大家住水泥小樓房的萬歲爺和弄出水泥的人,我聽說啊,是榮國府的老爺少爺倒騰出來的……”
之後的話,武安也沒聽得很清楚。
幹到中午,終於把昨天未完成的補上了。
武安去河邊喝了一大碗姜湯,回家之後洗了澡又睡了一覺。
睡醒之後還沒到吃晚飯的時間,他躺在床上,聽著外頭的雨聲,抬頭看看瓦片屋頂,又看看半點水汽都沒有的水泥牆,嘆了一口氣。
…………………………
陳淳等人出城走了一段,水泥路沒有了,坐下馬兒的蹄子啪嘰聲踩進泥水裡,濺起星星點點。
陳淳反應過來:【哦,京郊都沒用上水泥修路呢。也不知道村裡怎樣了……】
村裡,情況是有點不太好。
如果說,京城中只有兩三成的房子是泥牆房,那麼京城外的磚瓦房也大約就是兩三成之數了。
這場幾十年未遇到過的連續大雨,郊外的農人需要隔兩三天就上屋頂去修一修稻草屋頂,不然這天氣,外頭大雨,屋內就是中小雨。
陳淳家這幾年條件不錯的,蓋的是磚瓦房,等他策馬到家之後,發現家裡七大姑八大姨的,四合院子裡住了好幾戶親戚。
陳家老孃見到大兒子回來,先不說別的,就把陳家小弟支去殺雞了,然後她才與大兒子說:“前天晚上的時候,你姑家房頂塌了,幸好沒壓著人;你叔家的房頂倒沒事,不過牆倒了一面,這雨天也沒辦法修屋子,你爹又怕他們兩家的房子破了泡了水更不牢,幹脆叫他們先搬來家裡住,等天放晴了再回去……村裡人不少人家都被水泡了,我看著雨要是還不停,明天就叫人去把你姥他們接來。”
說到這兒,陳家老孃萬分慶幸前兩年在大兒子的堅持下修了青磚大瓦房,不然這種時候自己家一家五口人住著老房子,還不知道要睡哪裡去呢。
陳淳所在的村子是這樣,別的村子也沒好到哪裡去。
大雨下了七八天之後,就有衙役小吏到附近村落走了一遍,與裡正說了房屋坍塌的危害性,好歹也算是給眾人提了醒。
所幸這些村子都在京郊,每個村子裡總有一些富裕人家,有親戚關系的就去擠一擠,實在不行的,就耆老裡正商量了,把祖宗祠堂開啟住人。
當然也有不把這些當回事的,等到屋子垮塌了,有人傷著了,才後悔。
陳淳回家兩天,也壓根就沒休息,他聽他老孃說了村裡情況之後,還沒吃午飯就趕著牛車去鄰村,把他姥一家都給接來了。
…………………………
又過了三天,終於天晴了。
經此暴雨,朝中官員終於得承認,先前萬歲主導的京城修路拆遷真的沒做錯。
因為自來有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說法,所以從去年開始,動土的大多是城南和城北,這兩個地方原先的屋子破舊、故而拆遷賠償低,再加上百姓更有服從性,拆遷工作最順利。所以本次暴雨,這兩塊區域反而是房屋損毀最少的,傷亡情況也是最少的。城東城西不少權貴富貴人家,還有年久失修的屋某某家還房梁都塌下來了。
天晴之後,未等陛下再提,兩位閣老一致上奏請求大力推廣水泥,不只要用於修路、建屋子,還要用於修築河堤、城牆……總之,能用得上水泥的地方就用。
錢不夠?想辦法湊!
水泥窯不夠?繼續找礦!
燒水泥人手不夠?調兵去!
整個朝廷都是熱火朝天的,彷彿看見千秋萬代的功績在本朝達成,對於瘋狂大躍進搞水泥工程這件事,一路給予特權,唯此事優先。
寶玉趁此上本,奏請進一步細化軍種,從原本籠統成為輔兵中分出工程兵、後勤兵、醫務兵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