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罩房六間,兩人一個屋,住了禁衛軍十人,多餘的一間是趙大和錢嬤嬤的——按寶玉的意思,錢嬤嬤白日在正院管事著,晚上就回後罩房即可。
【我真是善解人意的主子。】
提一句多出來的四個小丫鬟——原本寶玉在郡王府前院住著,二等三等的丫鬟都是王府裡頭的,如今卻是沒有了,然後錢嬤嬤來了當天就找官牙買了四個,動作也是迅速。
寶玉一向都是把後宅的事情交給錢嬤嬤的,在此間呆了十五年,對買賣人口這樣的事情從一開始的震驚不能接受到如今的麻木自我安慰:好歹被買到我這裡的丫鬟日後的生活都不會困苦了。
講真也確實是這樣,那四個小丫鬟都是射陽本地人,剛被買進來的時候見到一二月,還以為是主人家的小姐,差點就要跪下磕頭了,等後來知道這兩個天仙一樣的姑娘居然也是丫鬟!又聽錢嬤嬤說了月例一百錢比照榮國府雜使丫鬟的例),四個小丫鬟內心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震撼:一百錢一個月,一年就是一千二百錢,就是一兩多的銀子!
上工之前,她們四人拿著發下來的布料子和香皂,發呆;上工之後,她們看著一頓一葷一素一湯一主食的夥食發呆。
【這是掉進福窩裡了吧?哪裡去找這麼好的主人家!】
眾位看官知道,寶玉是個取名廢,又多了四個丫鬟,要不是叫錢嬤嬤取名不合規矩,他一定要把這事兒甩手給錢嬤嬤的。
遂掉進福窩的四個小丫鬟被取名為:赤兒、橙兒、綠兒、青兒。
┑( ̄Д  ̄)┍
二月悄悄對一月說:“我覺得咱們爺取名字的功力見長了。”
一月:“?”
“我覺得橙兒比二月好聽。”二月對對手指,有一點小吃味。
“哦。”回應她的,是一月的冷漠臉,“那我覺得一月比痴赤)兒好聽。”
“噗,一月姐姐!”瞬間二月就被治癒了。
“好了,你們兩個別耍嘴皮子了,她們四個的規矩還粗糙得很,你們倆平時多帶著點。”錢嬤嬤聞言也笑了笑,然後囑咐了一二月兩個大丫鬟。
“是,嬤嬤。”一二月遂收斂心神恭敬應下。
…………………………
花了二十秒考慮了四個小丫鬟名字的寶玉便甩開手了——調教丫鬟的事情還是錢嬤嬤和一二月去操心吧,自己這廂要開始斟酌如何開展六垛鄉和海通鎮的海水養殖工作了。
工具書、參考資料,位面交易平臺的儲物間是盡有的,當初也分門別類好了,找起來並不花時間;又因為還有另一個同樣是古代位面的崔昊呢,他先前恰好走了發展海洋的路子,所以寶玉對海洋這一塊的資料不說熟爛於心,也是有六七成把握的。
之前給十六舉例子的昆布、蛤蜊,甚至是珍珠、海參都是可以達成的,但是權衡之下,寶玉放棄了後頭兩樣——雖然他們的價值更高,如果成功養殖之後的影響力、轟動也更大,但是畢竟江蘇去年才弄出一個鹽田法,再來這樣暴利的東西,恐怕朝中的人都會瘋狂了,揠苗助長的發展方式,給江蘇帶來的弊大於利。
昆布,寶玉從前以為昆布就是海帶在古代的名字,後來給崔昊交易的時候,也多多少少看進去一些,才曉得,昆布和海帶是堂兄弟,通常說的海帶是褐藻門、海帶目、海帶科、海帶屬,而昆布是褐藻門、海帶目、翅藻科的某一屬……不過這都並沒有什麼關系,古人也分不出什麼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籠統就叫吃的叫海帶,入藥的時候叫昆布。
當然,寶玉如今打算弄起來的,是海帶和生蠔生蠔也是牡蠣的一種,不過常常就混作一團叫了,不必在意這些)。
海帶的種植以秋季為佳,此時才是三月裡,還不是很合適。
而生蠔就不同了,這樣的緯度正適合養殖,三四月份播苗,春夏産卵,繁殖盛期為在六到七月之間,十五到十八個月可收獲……如果加上寶玉的作弊器,將養殖期間縮短為一年也不是不能夠!
說幹就幹!
牡蠣啊!生蠔啊!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前世、前前世,寶玉都有擼串的好習慣,夜宵燒烤攤子上怎麼能少了碳烤生蠔呢?
炭火爐子鐵絲網、被蠔刀割斷蚌殼肌的生蠔露出潔白的內裡,軟滑羞怯的模樣和醜陋的外表一點也不一樣。撬開的時候需小心些,不要倒了殼內原本的汁水,這是生蠔的精華,然後在蠔肉上加剁得細細的蒜蓉、晶瑩韌性的粉絲、小米辣、幾滴香油,也不用別的調味了,烤熟之後鹹香無比,配著冰啤酒,一口氣來兩打不是問題。
時隔十多年沒有吃到美味的生蠔了,故而寶玉來到這個時代第一次特別想吃點什麼,寶玉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能夠理解未來位面的秦異人身為老饕卻有很多食物不能上公開食譜的心碎了。
正因如此,寶玉等人在海通鎮落腳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一更去沿海名叫汪家村的村落裡去找來汪小魚。
作者有話要說: 68章bug,錢嬤嬤男人,不叫錢老大,叫趙大。咳咳,當初偷懶,寶玉四個奶媽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單數是她們老公的姓,雙數是她們的姓名。
ps,你們知道我強迫症的,一溜整齊的18:00更新,實在是不想改。反正不影響閱讀啦,麼麼噠
另外,關於電梯,真是我以前懶。今天我就走樓梯了,從負一走到四樓還挺累,挎著包,抱著狗據說泰迪這樣的小型犬不能夠走太多樓梯,對膝蓋不好。咳咳……)反正壯壯說我對我的哇哇狗是真愛,擠□□腺這樣的事兒都能夠學起來——他說他對哇哇的愛還沒有這麼深。
謝謝親們的關心,大家也是哦,樓層低就盡量走樓梯吧。麼麼噠,其實我很討厭那種一樓到二樓也坐電梯的人,浪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