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鹽場的鹽田法成功一事,叫十六燃起了熊熊的發展之心,當然,因地制宜四個字他是牢記心間了,這不是寶玉才回來,他就張羅著要在春耕之前巡視全部的五千戶封邑。
不論是原先的海州、響水、濱海、射陽、阜寧、大豐的一州五縣;還是去年底才增加的泰州、洪澤、寶應、高郵,一州四縣,統共兩州九縣五千戶大約之數,不可能是恰恰好五千的),十六都打算走一遍。
底下的人就嘀咕了:去年不是才去過海州等地麼,這才一年。不過嘀咕完又想,吳郡王雖然事兒多了一點,但是有一點是及好的,一應在路上的吃穿用度花銷全部都自費——不是作秀的那種,而是完完全全自費。去年海州的知府還想過拍馬屁,弄點歡迎儀式什麼的,結果被當時的蘇北郡王罵到臭頭。
不論如何,上位者做了決定,下頭的人只要負責執行就是了,於是二月底,吳郡王親臨洪澤縣,自此開始第二次巡視。
洪澤縣的地理位置還不錯,西臨洪澤湖,湖內有魚類近百種,以鯉、鯽、鱅、青、草、鰱等為主,自然也少不了螃蟹、蝦子等水生生物。除此之外,蘆葦遍佈,蓮藕、芡實、菱角素享盛名,有“雞頭芡實的別稱咯)、菱角半年糧”的說法。此地的人不僅靠水吃水,耕種條件也比沿海一帶的好多了——可見這吳郡王新增的兩千戶食邑是老皇帝叫人擬出來做的決定,比十六自己瞎挑胡搞的強多了。
洪澤縣一行,十六是既開心又失望。
開心的是這地兒還挺富庶,瞧百姓也是安居樂業、面帶朝氣的那種,比先前射陽等地要繁榮多了;心頭小小的失望自然是因為這邊好似沒有自己用武之地。
隨後到達的寶應縣、高郵縣也是如此。
而且寶玉和十六到這兩個地方也算是故地重遊了,那寶應的成縣令也是老熟人,時隔多年再次相見,卻是截然不同的身份,從原來的恭敬到現在的畢恭畢敬,叫人感嘆世事無常。
至於高郵,大牛他們一家如今日子紅火,莫說是到縣城買一套宅子,便是再置辦幾個鋪面也不是問題的,不過因為老裡正堅持,所以還在鄉下住著。
十六巡視高郵的時候,還特意打聽清楚並上門拜訪了一趟。
當初老裡正的一個善舉,已經叫家裡人得了幾十兩的意外之財寶玉留下的錦囊),以及一個醃製鹹鴨蛋的秘方,現如今說起高郵哪裡的鹹鴨蛋最正宗,大家一定曉得是老裡正家裡的。
去年年底,高郵縣百姓變成了吳郡王的食邑,老裡正家裡是知道的;今年聽說那老王爺要來巡視,老裡正家裡也是知道的。
【不過這又和我們又啥關系?那都是縣令老爺的事兒。】大牛、二牛、三牛三兄弟如是想著。
沒關系?關系可大了!
吳郡王的儀仗來鄉裡啦!
莊嚴肅穆的侍衛個個身姿挺拔——可不是,都是北地的好小夥兒,身材天然就比南邊兒的高大威猛些。
沿路的人悄悄打量又不敢高聲喧嘩,只在儀仗過去之後才敢小聲議論。
“你看見沒有?郡王老爺的馬車是四匹大馬拉的,好家夥,比縣令的馬車氣派多了。”
“咱們成縣令?他的馬車都是租的,他那麼……才不會養大牲口呢。”摳門。
“你們看到馬車前頭一左一右的兩個少年郎沒有?喲,那相貌真是,絕了!”
“哎,兩個大人瞧著年紀都挺小呀。有沒有二十喲?”
“幹嘛?就算沒滿二十,你家的翠花也配不上人家。”
“說得好像你家大妞配得上似的。”
“郡王老爺他們這是要往哪裡去啊?”
“你問我?我問誰?我咋知道?好像要去鄉下?”
……
按理說,權貴出行是要淨街的,不過十六堅持要看最原生態的民生,所以只是拉起幾道麻繩,將百姓隔開一段距離——反正寶玉他們去江北大營送虎符回來之後,鐵甲禁衛軍的那幾個好小夥子是憋不住了,如實稟告賈大人能夠僅憑一船槳揮開追擊的桐油火箭的能力,十六忍住好奇,沒有去捏寶玉的胳膊,而是上下打量了好幾遍:這小胳膊小腿的,不只是力氣大,準頭也好啊!我朋友真棒!
反正有能夠近身保護的柳巖和能夠防範遠端攻擊的寶玉,十六的膽子是越發大了,堅決不要淨街。
…………………………
話分兩頭說,今兒原本是三牛去小碼頭送鹹鴨蛋的日子,但是路上被人群阻攔了一會兒,聽說是郡王老爺來體察民情,就要路過這邊了,戒嚴是有的,看熱鬧的百姓也是有的,故而推著車子一下子走不過去。
三牛一盤算,繞遠路花的時間還久呢,還是等貴人們過去了再往碼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