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麼,那白淨模樣的青年開口:“我是珠大爺身邊的隨從,大娘叫我青松就好。”
“珠大爺啊,我聽我三兒說過,學問一等一的好!青松小哥這是?”武家阿奶開口便是一頓誇。
“這不是,武師傅跟著咱們幾位爺出門一趟,老太太說真是辛苦武師傅了,又聽聞武師傅小女兒剛過了周歲,特意叫我來送上賀禮哩。”
武家阿奶一番推辭,青松自然是不會把東西都帶回去的,直說要是沒辦成差事,回去是要吃掛落的,然後很迅速地叫趕車的家丁一起把東西搬進院子裡去了,並將禮單子奉上。
目送榮國府的下人離去,村人聞熱鬧而來,紛紛感慨這城裡的貴人就是了不得,連下人都長得這麼英俊。感慨完之後,又伸頭看看送來些啥好東西。
好麼,成捆的松江布、幾個黃泥封的酒壇子、兩個精美的食盒、另有的都是裝在匣子裡,看不清。
作為精明不已的老人家,武家阿奶才不會在院子裡頭開啟匣子,只是叫老頭子出來搬東西。
搬進屋子裡之後才開始一一盤點。
武家阿奶抱著新得的布帛:哈哈哈,這一年的尺頭都不必買了,還有多哩,這細布,做裡衣恰恰好!
武家阿爺圍著幾個壇子:聞著像是好酒,嘖嘖,這定然不會是給貓兒喝的罷!
武家媳婦兒開啟一個箱子,是一整套的百三千、《聲律啟蒙》、《幼學瓊林》並筆墨紙硯。在她眼裡,這東西比什麼都珍貴。
當然,榮國府說這是給武貓兒補上的周歲禮,正主兒還是不能拉下的對不?小貓兒收到了一套銀的長命鎖、項圈、手環、鈴鐺、耳釘零零總總一十八件。
肉戲來了,放在武貓兒的銀十八件大匣子裡,還有三個小匣子,此刻,武家阿奶最為當之無愧的主心骨,開啟看了之後也是晃眼了:
一個小匣子裡是白玉觀音。
另一小匣子是青玉彌勒。
剩下的那個是一對翠玉鴛鴦。
武家阿奶是沒戴過好玉,但是三兒當初給自己稍過一個玉鐲子,成色比這幾個小配件起來,那就顯得不如了。這幾塊玉啊,怎麼說,看著水潤潤、油汪汪的,摸著沁涼。應當值老鼻子了。
這才是榮國府送來的幹貨。
好了麼,武家阿奶也不是那死摳門的,一看這榮國府送禮的時候就很周全,於是她說:“這男戴觀音女戴佛,這兩個小匣子就當孝敬我老頭老太了。剩下那一對的鴛鴦寓意好,秀娘你收好。”
…………………………
武家阿奶原以為這就大發了,沒想到到了下午,又有一輛馬車往自己家裡來。村裡人是好奇無比:這武三出去做活兒一年,現在可不是結識貴人了?
不過馬車上下來的是一個老翁,比之中午的小哥,那相貌是差距頗大,再一打聽:哦,是回春堂的大夫,說奉命來給武家人診個平安脈。
老大夫也沒說奉誰的命,先入為主的村裡人自然覺得還是什麼國公府的貴人給安排的吧。於是嘖嘖稱道。
武家阿奶見過老大夫兩三回,很是熟絡地叫老頭子去招呼,又聽得可以免費診脈,叫大孫子去把村頭瞎混的小孫子叫回來。
瞧熱鬧的人這便就散了:人家武三本事大,能夠給家裡人請大夫回來,也沒啥看頭。沒事看啥病喲,不吉利。
然後大家夥兒就散了。
老大夫微微顫顫地和武家阿爺牛頭不對馬嘴地寒暄,又給武家人都診了脈,說武家阿爺阿奶身體倍兒棒,武三媳婦兒要注意不能受寒,武平平日裡要多吃肉,武安則是相反要多吃菜少吃甜,又說小貓兒可多吃米油,如能買一隻母羊回來,日日煮沸羊奶與她喝一些則是更好。自然,那羊乳養人,全家人都能喝得。
武家媳婦倒是意動的,因為她生貓兒的時候傷了身子,奶水不足……就是不知道婆母舍不捨得。
然後老大夫把藥箱擱在武家的桌上,從來頭掏出一個小匣子,推過去給武家阿爺:“實不相瞞,老夫這次過來,也是我們東家醇親王的安排,說武三這回出京,救了個貴人,貴人不方便露面,託我給送來酬謝。”
【醇親王又是多大的官兒?三兒救了人?沒聽兒說這回事啊。】武家阿爺一開匣子,差點沒手抖給摔地上。
又是一番推辭,老大夫說這事兒武三也是知道的,只管叫武家二老放心收下就是。
於是今兒送走兩撥人,武家阿奶覺得晚上得睡不好覺了:頭枕著十張一百兩的銀票,這可怎麼睡?
於是第二天,武家阿奶大手一揮:我與老頭子進城!兒媳婦看家!
懷中揣著千兩銀票,武家阿奶的心喲……咱有錢,坐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