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中三通鼓,枕戈待旦的西軍驍騎聞戰大喜,上校及以上將校三百餘人,一起直奔大帳而來。
咱們是小官人的兵,那也是小郡主的兵不是?
說吧,找誰收稅?
“年夜,閒著也是閒著,給達延汗問個好,此戰,我軍出動萬兩千騎,”小郡主點將,“步英,你引本部軍馬及我親軍衛隊,共八千人,不要暗夜潛行,不要小打小鬧,要一路大張旗鼓,就說我賀蘭山下,玄武軍團所屬一部,夤夜給他達延汗拜年來了,叫他好生接待不得有誤。”
何意?
“不讓他們倍感屈辱他們是不會開過年便要糾集諸胡大軍傾巢南下的,夫郎可等得著急了。”小郡主輕笑道。
滅胡之戰已經開始了,得提醒胡人不要太憊懶,衛小郎等他們已要望眼欲穿啦!
小郡主作甚?
她要好好睡一覺,連日來奔波勞累,何況,她夫郎的覺她得給幫忙補上,那人必定巡視京師,只怕徹夜難眠。
衛央自然是做好徹夜不眠的準備的。
會同館內,諸國使者忐忑不安,衛央自知不受歡迎,但他只是來宣示一個態度,老實點,不老實打死你,連你國家也給你滅了!
“倭國使者何在?”衛央遍視所有人才問。
何逢春答道:“他們的使臣又互相打起來了,故此未到。”
這些日子來經過情報分析,衛央隱約知道此時的倭國正處於戰國時代,也就是相聲裡幾十個村幹架的時代。
大約是出於尋求幫助的考慮,也許是小賊賊心巨大的慣性,自太祖洪武時期到如今,倭國經常派遣使團到大明上貢。
說是上貢,實際上是來吃便宜來的,給大明帶點土特產,從大明帶回去先進的技術,王八蛋賺大發了。
到成治皇帝時期,老皇帝不耐煩和經常來打秋風的倭人打交道,遂定了“上貢勘合制度”,要憑票上貢,沒票滾蛋。
這可好,今天這個將軍要代表天皇上貢,明天那個大名說將軍被幹掉了他們才是合法上貢使團,大明朝廷煩不勝煩,為此甚至換掉了多個市舶司提舉,但依然屢禁不止。
今年又是為何啊?
“大將軍有所不知,他們的文書中聲稱,他們的使團往往前腳剛出發,後腳就被別的什麼守護,什麼家督給佔了故鄉,故此,前天來的使團竟和今天來的使團不是一夥的,前者以去國,後者是新國,”何逢春雙手一攤,“下官也不知如何是好。”
倒也符合他們的情況,但符合情況就一定是真的嗎?
衛央心裡道:“只怕別有陰謀。”
秦王的骨肉未必是真的,但他們會認為是真的,人小鬼大的王八蛋野心大著呢。
“叫他們打完了,打出個至少一年不會改變的政權再派使團前來上貢,我天朝上國,怎麼為這些小事整天跟著他們轉。”衛央吩咐,“回頭錦衣衛南下的人員記著給楊一清告訴一聲,一旦在海上發現不經朝廷認可,手握勘合書的倭人船隻,不論良善,一概誅殺不必請示。”
諸國使者心中驚懼不敢搭話。
衛央又吩咐:“列國都要記住,你等上貢是假,發財是真,往後大小使團要來上貢,先確定好各自的目標,在邊境處詢問,若得到你的目的達不到的回覆也就不必來了。當然,正常的,有理有據的往來不必斷掉,正常的商業往來也不必斷掉。但若發現一起居心叵測的往來,陸地上的,西軍鐵騎即日便到,準備好說辭,你等告誡你家藩王,要做好改朝換代的準備。但若遠離大陸身在海洋,不要急,國朝自有黑名單,記錄的多了,自然有的是爾身死國滅的時候,到時萬炮齊發雞犬不留,可不要悔之晚矣!”
諸國使者慌忙應聲。
“吃你們的吧。”衛央起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