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央提劍去了一趟東西兩廠,汪直不當值,各大掌班,領班全部在位,掌刑千戶與司刑百戶也在,十二顆檔頭,精銳番子一體待命不敢含糊。
“大將軍!”眾人一起來見禮。
衛央問:“王心如何在?”
“在女子騎偵隊當值著呢。”掌刑千戶回覆。
那就好。
“兩廠不得大意,一旦有動亂,即刻封鎖宮門不準出入,捉拿百官貴勳無論高低。”衛央下令。
眾人一起受命,兩廠各有一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坐鎮,御馬監那邊也帶了一部分人過來,借用兩廠的地盤,這些都是老皇帝調換進來的西軍將校,不必擔心會出什麼亂子。
衛央出宮門直奔錦衣衛大堂,路上遇到牟斌,牟斌正要趕去禁中。
“不必多慮,今夜不太可能出問題,要擔心的是開過年之後,”衛央道,“叫錦衣衛密探加快行動。”
牟斌笑道:“大部分糧食已經到咱們手中了,我倒要看看那些人接下來會怎麼應付。”
“無非是‘火龍燒倉’而已,或者玩的大一點,人手多的話‘陰兵借糧’,沒什麼了得。”
衛央回頭又吩咐:“對宗室稍微放鬆一點。”
牟斌略微有些不忍,但也只是不忍。
諸王在爭奪儲君之位,沒有實力的諸王子孫也沒有閒著。
別的不說,代王府那邊就加快跟韃靼人聯絡,從將軍到都尉,乃至一些郡主之類的賓儀也在加強活動,看著似乎天下就像一口熱油鍋,處處都是跟西軍作對的人。
但這些人裡面,有的是為了祿米鬧事的,一群可憐蟲。
“聽說,有人還試圖找大將軍要個公道,”牟斌好笑道,“他們說,襄陽郡主的賓儀一是宗室,待宗室如此殘酷,許多王府連祿米都不發了,這實在過分過頭了。”
衛央道:“不必理睬,老皇帝這些年沒閒著,平涼府那邊我路過的時候看了一下,韓藩已經徹底被裁撤了,甘肅的什麼肅王,慶王,好像都已經被幹掉了吧?”
“是,錦衣衛曾經有幾年專門對付這些藩王,他們也太過分了,鬧的當地是民怨沸騰,連一些知府大員也被他們打的頭破血流,朝廷威嚴蕩然無存。”牟斌就知道這人又要說太祖了。
衛央道:“太祖高皇帝有些事辦的不錯,唯獨對自己的子孫太過頭了。分封地,減弱朝廷的威嚴,還要給發放祿米,大王生小王,小王生將軍,到頭來,太祖的子孫們就算過得最差,繼承太祖高皇帝的手藝,鬧到縣衙也沒有哪個官員敢怠慢。我聽說如今光太祖的子孫就超過數萬人了?”
“十多萬了,”牟斌苦笑道,“要不然讓他們做什麼,閒著沒事就生孩子,生一個就得加祿米。前些天代王府那邊還鬧出了一個笑話,堂堂藩王居然搶一個奉國中尉的祿米,若不是北線有西軍路過,他們又要成群結隊去大同知府府鬧事,又要尋著由頭搜刮民脂民膏。”
那還是鋼刀沒砍下去。
“他們有的是出路,沒錢的大可以去做工,也可以去務農,何況這些人的家教至少都是有的,男子女子都識字,多得是工作的機會。至於那些藩王,他們手裡的錢海了去了,貪心不足。”衛央道。
兩人說了一陣子,牟斌趕緊回禁中,衛央去錦衣衛大堂找人。
“也不知那姜氏……那女子也是個人才,只是不知道大將軍如何安排,”牟斌心裡想著老皇帝的想法,“若調遣這小女子到禁中先掌握御馬監,只怕大將軍不太願意。”
谷肸
衛央當然不願意,內侍中有的是人才,這些人用好了本身就是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