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爺想了半天,忽然想到還有事情沒有安排呢。
“陛下,現如今領兵作戰的可不只是三個,她們可要怎麼劃分?遙領大都督?”老王爺請教。
老皇帝搖著頭好笑道:“天下兵馬豈可全歸五軍都督府,若是這樣,何必要設立大將軍。用五軍都督府劃分戰區,衛央當然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將軍,領五軍都督府、兵部,天下軍事出自一門。但這些常備兵馬之外,還要有機動部隊。西軍分五方,依朕之意,大明機動部隊只要分兩軍便可,一馬步軍與水師,一海軍。擴大朱雀兵團,白虎兵團,玄武兵團,駐地就在江河之間,以驃騎將軍統領;擴大蒼龍兵團,建立兩大艦隊之外的機動海軍兵團,以車騎將軍統領。還有,王兄難道忘了京營?”
京營你又要怎麼封?
“王兄又想錯了!”老皇帝得意地道,“朕之意,以肅國公為鎮國大將軍,號大將軍,領驃騎將軍,轄四大兵團。以夏國公為鎮國大將軍,號大將軍,領車騎將軍,主蒼龍兵團、京營二十六衛。小襄陽可不懂行軍作戰,軍功一不顯著,封金吾衛將軍,號上將軍,領五城兵馬司、禁中,及神策軍。”
老王爺一拍腦殼,忘了這昏君很喜歡借用古人的名號了。
不過神策軍是什麼軍?
能打嗎?
“東西兩廠,錦衣衛,以及西軍軍情司,組建神策軍,對外號稱拱衛京師大軍,實則為內衛,”老皇帝斷然說道,“皇孫年幼,到時候太后臨朝,必然引起周邊國家的反撲。軍中偵察只怕不是很面面俱到,故此,內衛作用就在於偵察敵國動向,聯絡江湖門派。”
說到這裡老皇帝又道:“兵部想把江湖各派掌握在手裡,他們想得美。等到皇孫登基,必然有一場大戰。大戰之後,神策軍成軍,既擴大緹騎也建立偵察隊,為國家打探情報的人才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稱號,便是大明神策軍人。”
那你怎麼不建立天策上將?
“沒用,朕打算逐步使用西軍的軍銜,但這會讓有些人把一些扯後腿的送上位來,為此,朕要設立天策上將,位在武將之上,到時候,恐怕王兄要多一件美談了,父為天策上將,女也為天策上將,婿也是天策上將。”老皇帝很羨慕的說。
老王爺奇道:“陛下這麼做恐怕還有深意吧?”
那當然了。
“改革之初,大將軍必當獨攬大權。而若往後百年內,只怕不會有這樣天縱奇才的人了,到時候還得群策群力。故此,到時候廢除大將軍一職,只以上將軍為眾軍之首,這天策上將也就順手廢除了,免得後人為難。”老皇帝伸展了一下懶腰,“這就是大概的設想,要想實行下去海底慢慢籌劃,先把架子搭起來吧,且看秦王妃算計結果再說!”
那如今?
“赴宴,想必這些人一個個的膽戰心驚,正好瞧一瞧他們的德性。”老皇帝笑吟吟起身往外邊走。
老王爺目光一偏,忽的道:“陛下,汪直忠誠,豈不是最好的左軍都督府都督人選?”
汪直一愣,還有我的事?
“朕也在想,可是京師也需要高手,汪直若是當左軍都督,衛央很難鎮壓得住那些個於心叵測的蠢貨,”老皇帝想象才說,“此事以後再商量吧,朕還想讓他先去組建海軍北軍來著。”
汪直心馳神往,他是縱橫異域殺敵無算的好漢,真想能夠率領千軍萬馬,為大明徵戰四方,哪怕是波濤洶湧的江海,他也願意去探索。
但他也知道,皇帝是真離不開他,衛央將來也要靠他鎮壓京師威懾群雄。
他也有一人要提。
“陛下,鄯善侯功莫大焉。”汪直提醒。
老皇帝呵呵一笑,道:“讓戶部先頂著吧。”
明白了,馮大娘子那可是要權掌天下稅賦與軍民人等開銷的宰輔!
想想都為衛小官人頭疼,你說你家那幾位娘子沒一個吃閒飯的,能打仗的打的天下側目,會經商的富甲天下,這要是將來鬧起彆扭來,你幫誰?
一時間,大內的年夜大宴開始,群臣覲見,百官驚慌,他們果然見忠順王在一側陪王伴駕,就沒有幾個敢不心裡忐忑不安的。
不管怎麼說,名義上的西軍主帥還是老王爺,這可是跺跺腳天下震盪的人物!
“今日算是家宴,朕犒勞諸公經年勞苦,都請入座,”老皇帝吩咐,“各家賜宴都分赴去吧,免得各家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