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哎呀,排場,我襄陽也是要排場的,但我這人節儉,你知道,捨不得花錢請別人伺候,”襄陽苦勸,“到時候,咱生十七八個兒子,我要出門,後頭一溜兒全是衛小郎的兒子,這個橫眉,那個豎目,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那多熱鬧呀,你快說,這個主意很好。”
衛央抱著小不點兒撒腿就跑,不得了啦這妖女要成精!
襄陽追著往外跑,話說,人家也得見一見這姜氏呢,得請教一下,她是怎麼帶孩子的,人家怎麼就能有這麼可愛的女兒。
哪想剛出殿門,老皇帝迎面攔住了。
幹什麼?
“是不是該剿匪了?”老皇帝遞過來一張奏報。
東南三省巡撫楊一清的奏摺,上頭就提了一件事。
江北剿匪。
楊一清南下之前,曾有半月時間專門整理這些調查得到的情報,形成了較為詳實的可靠資料,江北地區匪患很麻煩。
在東南這段日子裡,楊一清反覆打磨多次考慮,年前呈上來這份奏報算是下定了決心。
要在江北地區為未來的新天子打造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衛央接過來一看,遞給襄陽,襄陽只看了一眼,笑著搖搖頭。
老皇帝奇道:“你們都知道?”
“有宋一朝,匪患不絕,而國朝因太祖定下的財富分配政策,故此匪患不少,但也沒嚴重到處處有匪穴的地步,楊一清處事激烈,手段頗有狠辣之處,但那是治標不治本。”衛央道,“江北多的不是匪,而是盜,有竊鉤者,也有試圖竊國者,只能算是島。”
老皇帝不明白。
“匪,一般是擁有強大一點的軍事實力的,有組織的,有相當數量的人員,根據偵察,我們要面對的不是這樣的對手,而是可以加以改造的盜。”衛央道,“正好這次順便解決一些,也讓這些內外反賊打個哆嗦。”
老皇帝明白了,原來是有人在暗中收編這些人。
“那就不管了,楊一清在東南殺得不少人已經開始給他造謠了,你這個總督如今也被不少人催促南下,你瞧,內閣今天要上了一道奏摺。”老皇帝從袖子裡取出一封奏摺。
衛央沒看。
早料到他們會這麼做。
“他們的目的不在東南,東南戰場主要是對倭寇作戰,在楊一清的率領下,那也算得上是一個刷功績的地方,有人想要功績,所以他們把一部分目光投放在那邊了,北方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衛央道,“外敵入侵,內賊造反,各地知府知縣誇大軍情,調撥西軍乃至京營出京才是他們的目的。”
那怎麼解決?
“關門打狗。”襄陽指著北方說。
衛央笑道:“我家襄陽這次真要披掛出征了,關中的局勢,可謂是完全掌握在你手中,要記著,既要國法森嚴,也要留人一線。”
“首惡必懲,餘者,打散分配在各地,重新丈量土地,使最基本的耕者有其田,基本上大問題就解決了。土地政策的調整能帶動一部分農業經濟,加上我們加速通達天下的商隊以及加大規模的工業,目前至少能解決一大部分分配不均的問題,剩下的就是隨著發展在必要的時候調整分配製度了,沒什麼好說。”襄陽對此很樂觀。
衛央摸摸她的小腦瓜,當年的嬌蠻少女如今也成了眼光長遠的賢內助啦。
老皇帝瞧著高興,道:“我聽懂了,這是順帶著要把‘攤丁入畝’的政策執行下去,好,京師這邊矛盾尖銳,不利於快速推動,那就從各地推行,各地都推行下去了,京師這邊也就壓力減輕多了。另外,各地知府,知縣,恐怕要換掉一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