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尋常人不知道秦國公的出身,可他們這些官員怎麼可能不知道,那可是親口說過,自己的老家和他們幾乎相當於鄰居的地方的人。
“我不信你沒想過這些,你縱然沒想過,家裡人豈能沒想到過?”康海苦笑一聲,對李夢陽這個一時的文壇競爭對手,也是生活上的朋友的傢伙他多少是有一些……大約是不滿的,此人風骨當然是好的,但有時候未免……
不爽利的很。
李夢陽乾咳一聲笑道:“正拿不準主意,對了,我幾個朋友這幾日與我吃酒,倒也提起過這個事情。”
“王九思也有書信,說的也是這個事情,他們吏部文選清吏司倒是提到過你我,但聖意不明,不好多言。”康海嘆道,“我方才想起一事,西陲文科教科書中也有理論當今天下文壇的妙筆文章,你我之輩,盡在其中。”
是嗎?
李夢陽還真不知道這個。
“他們的教科書對我們的評判,我看到也算很公道,說我們一改三楊時代的館閣風,繼承秦漢盛唐的‘復古’文學之風氣,也算得上一種文學功勞,但太過於講究復古忽略了創新,這十分不美。”康海搖搖頭,“就連我在老家創作的一些秦腔如今也有批評的聲音。我瞧了下人家說的也很有道理。”
李夢陽心中不服,西陲都是一群反賊他們懂什麼文學。
“我在崆峒派也有幾個朋友,前些天他們來過,我聽他們的意思是秦國公就算不主掌朝政,那也對朝政有巨大的影響,如今擺在你我面前的選擇很簡單,要麼去拜訪,做這個士林中向西軍低頭的第一人,要麼,我們就別想著在翰林院有所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康海直言不諱,“若秦國公主政,必不用你我這樣的白面書生,不搶個頭彩,實難入人家的法眼明見。但若不去,那就別怪人家不知道你我之輩。”
李夢陽一時猶豫不決。
二十年的冷板凳早已坐冷了他的心,要不要搏一把?
兩人一時對坐無言,直到下指之時,才出了翰林院的大門,迎面見一人匆匆而來,視之,京師吏部郎中,主掌文選清吏司的陝西老鄉王九思。
王九思見二人在一塊,稍稍一遲疑,別了李夢陽一眼。
此人,著實很難令人信得過。
勇氣甚佳,可惜不能持久。
“翰林院要增人了。”王九思直說了一句。
那兩人面面相覷,以他們的聰明才智當然聽得出,這是在提醒他們“儘快”找門路。
翰林院要增人則必然要在接下來的翰林院學士爭奪之後,還有一番劇烈的人事競爭,再不找門路,誰會給他們說話?
狀元?
朝廷不缺狀元!
“容我等多考慮考慮吧。”康海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
王九思輕嘆一聲,他還能說什麼?!
次日一早,大雪紛飛,李夢陽腳步匆匆,才趕到翰林院門外,就看到康海在門外左右徘徊。
怎地?
康海默默地給了他一個顏色,兩人走到僻靜處,康海才通報:“已經由同僚行動了。”
找秦國公走門路?
李夢陽眼神一縮,急了。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