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很講理。
這不,一大早被廠衛在兩邊“護送”去參加大朝人家都沒帶生氣。
只是渾身的不自在。
早起的民眾,站在路邊指指點點,雖沒有敢大聲嘲笑的,可表情一個比一個詭異,差點就把“當朝宰輔帶著群臣百官白嫖”寫在臉上。
李東陽倒是昂首闊步,他二度為首輔,早就把罵名美名放在腦後了,他如今一心想的只是如何改變天子對西軍的態度。
太親近!
對西軍要用,他們是保證朱明王朝不會分裂的主要力量。
可對他們也要千萬個提防心。
“這麼下去,我等的一生清名要被他們給毀了。”後頭不知是哪個官員還在抱怨。
李東陽心想,這是貴勳們得罪了秦國公,與我們文武百官有啥關係?
來到宮門外,李東陽停下腳步,文武百官,貴勳皇親一起停下來。
“海州侯雖有情可原,但職責所在,他沒有做好,等下要力主罷免海州侯,從而提議決議改五城兵馬司,這是沒辦法阻擋的事情。”李東陽吩咐,“此事兵部要負責。”
劉大夏看一眼兩個侍郎,侍郎們點頭同意。
“五軍都督府也要提議,五城兵馬司既然廢弛不堪用,那就換人。”李東陽瞥了一眼張懋,“英國公為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為武將之首,應當對此有奏陳。”
張懋當即拒絕:“五城兵馬司本屬兵部,五軍都督府並無過問之權。”
這可不是他推卻責任,自前朝於少保擔任兵部尚書,兵部原本的許可權上升數倍,本隸屬於五軍都督府的軍事大權被兵部建議,吏部上奏,淳端皇帝批准的“總督”一位奪走了不少,原本隸屬於五軍都督府的各地都司是還保留著一定的軍事獨立地位,可五城兵馬司這樣的設立卻在兵部管轄範圍之內。
這是職權的不同,按說張懋此刻要伸手的話也能拿到一些隸屬於兵部的軍權。
可他又不傻,原本隸屬於五軍都督府,算是軍事貴族們掌握的武裝力量,在河套一戰中灰飛煙滅,數個公侯戰死,軍事貴族集團掌握的京營算是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後來重建的京營,完全成為了宦官為主,倖進小人如江彬之流為將的局面。
現如今,五城兵馬司被衛央任命王守仁提督,進了他的嘴裡的肥肉還能給兵部還回去?
這個時候伸手要五城兵馬司的那點權力,五軍都督府就得在接下來的京營建設中給兵部讓出一部分權力,算下來是五軍都督府吃大虧。
故此,張懋一口拒絕。
他還有理由:“老夫年邁人不懂那麼多變通了,中軍都督府接下來該如何執行還得看年青一代。”
這話一說,貴勳們大都睜大了眼睛。
眾所周知,太祖高皇帝廢黜中書省,以六部為百官之首,理論上六部地位平等沒有彼此隸屬的關係,可是禮部尚書是百官之首這是內閣設立之前的潛規則嘛。
相對應的,五軍都督府以中軍都督府為首,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為武將之首這也是定例,張懋如今是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地位甚至還在掌握百萬精兵的忠順王之上,他在中軍都督府坐鎮,哪個貴勳能在他眼皮底下獲取一定的權力?
就連中軍都督府右都督、掌印都督、中軍都督府堂官定國公徐延祚也要低他一頭。
如今張懋有鬆口放權的承諾,他們這些在五軍都督府任職的貴勳們,最低的也是都督僉事,倘若能趁機進一步,甚至從其它都督府調到中軍都督府的話,那也算是升遷了。
張懋這一手玩的很漂亮,貴勳們要向前走就得把外人排斥在外頭。
李東陽早知如此,他也沒失望,遂吩咐兵部:“五城兵馬司須用點心。”
這用點心用的可是相當有心,兵部兩個侍郎哪裡還不懂這是要趁著大朝先把五城兵馬司從王守仁手中奪回來。
這事兒,不好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