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正趴在書案上寫最後一道奏摺——已經不能算是奏摺,那是一封萬言書。
政治上,楊廷和建議皇帝“固根本,謀改革”;軍事上“用西軍,立工部、兵部器械局,仿照西軍鑄造軍械”,但後面猶豫萬千他還是寫上了“非西軍政治環境不能有天下強軍,不可與西軍爭,爭,則必輸無疑”。
經濟上,楊廷和眼光獨到,專門寫上“運河運輸能力遠超陸路,建水師,奪回對運河的控制權”,同時“與漕運幫派合作,可賞賜身份,可封妻廕子,只要運河掌握在陛下手中,以江南之農業,合西陲之商品,燕趙之地富足有餘,可為三代開太平天子之根本”。
再要寫點什麼,楊廷和老眼昏花,一頭白髮也脫離了髮簪落下來了。
老了!
恨不能再為國朝拼一把!
“天使到!”
忽聽門外一陣馬蹄聲,有人高聲喝道。
前院裡慌了兒子楊慎,後院裡慌了老妻側室,並兩個女兒,只聽楊慎喝道:“你三個忙什麼?開門迎接聖旨!”
那聲音有些顫抖,顯然也怕的不行了。
楊廷和灑脫一笑,提起毛筆又要寫,卻聽外頭來人叫道:“楊老爺,陛下有詔,見聖旨即刻見駕,不得遲延!”
見駕?
楊廷和走出書房,厲聲道:“聖駕行到宛平,罪臣焉能去見?李東陽在搞什麼名堂?”
大漢將軍手捧聖旨高聲道:“楊老爺哪裡的話,陛下說了,楊廷和有功於朝廷,有功於社稷,封太師。”
楊廷和懵住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楊廷和封太子太師,加同平章事,參與朝政;翰林院編修楊慎,加史官編撰……楊喻氏封一品誥命,楊蔣氏升五品宜人,誥、敕隨後下達。”大漢將軍笑道,“太師公,楊編撰請起,還請儘快安排車馬,天子鑾駕即將到盧溝橋了。”
楊廷和整個人都是懵的,不是說好了讓老夫去雲南餵馬或者去廣西找番薯嗎?
太師是怎麼回事?
國朝自洪武朝就已經撤銷中書省了,這同平章事是怎麼回事?
“哪怕送去崖州吃荔枝,老夫也有心理準備啊。”
楊廷和麻了。
“太師公,快走吧,旁人的指責倒不必在意,大將軍法度森嚴,去遲了恐怕要嚴厲責問。”大漢將軍小聲提醒,“太師公家裡有車嗎?”
楊廷和這下急了,他為官清廉,要不是皇帝賜給他這麼一坐宅院,罷相後他連住店都沒錢。
當宰輔的時候配備給他的車馬在罷相之日便全數交還給吏部和太僕寺了,他哪來的車馬趕路?
還好,大漢將軍進城時候想到了這點,順路把一輛不知哪個官宦人家的車子給徵用了。
“給錢了!”大漢將軍目光炯炯。
楊廷和又是一陣懵。
“大將軍得知太師公清廉,特命我等進城後先找車輛,快走。”大漢將軍笑道。
是那廝?他怎麼會好心管這些……
“不,不對,你們是牟斌手下,怎麼會受他的節制?”楊廷和匆匆換上側室送來的賜服,順口問道。
大漢將軍道:“陛下以大將軍統領東西兩廠、錦衣衛在內的天子親軍二十六衛。”
楊廷和白髮飄揚,他感覺老皇帝是被挾持了。
親軍二十六衛是何等重要的部隊怎麼可能給西軍?
“楊公,此事陽明公十分贊成。”跟來的錦衣衛校尉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