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不要久留,少做歇息即刻啟程,”老皇帝與衛央商量道,“朕總不放心。”
他的意思是讓衛央派人趕赴京師。
衛央卻說道:“陛下可能太不放心王守仁了,有他在,京師諸王不敢異動。”
“但朕怕的是韃靼人到來。”老皇帝瞧了瞧西軍多少有些擔心。
他明確告訴衛央:“這個時候西軍可不能有太大的損傷!”
衛央想了想,讓經過的中軍老卒過來。
老皇帝不解,難道他們還藏著什麼秘密武器?
“拿出你的所有武器。”衛央道。
老卒當即跳上另一匹沒有乘坐的戰馬,卻把原本乘坐的戰馬背上很像戰刀行囊的包裹開啟。
老皇帝一瞧,倒吸一口冷氣。
那哪裡是戰刀,裡頭分明是一把做工精緻的火銃!
“燧發槍,用的是鉛裹鋼圓頭彈,一次一發,裝填方便,以排陣營地,三次齊射可實現一次裝彈,”衛央道,“這種燧發槍可以在馬背上設計,射程三十步。”
這麼近?
不,老皇帝反倒認為這樣的射程已經足夠遠了。
韃靼人擅長的是什麼?
騎馬射箭!
但和西軍比騎馬射箭?哪個吃飽了撐的和你比騎馬射箭!
火炮一輪齊射,這是大口徑火炮射擊。
在西軍配備之中,大口徑火炮自然是野戰軍一級,甚至於方面軍一級的專業炮兵部隊配備的常用火炮炮型。
老皇帝並不知道沒良心炮如今也實現了全軍配備,按照衛央的射擊,以鐵皮桶裝載行軍物資,戰鬥之前開啟,迅速安裝上炮座,再加上炮兵部隊迅速挖掘土坑設計的沒良心炮,誰要倒黴撞上這些部隊那你等著,別說人連戰馬也給你震碎。
第一輪齊射之後,便是各野戰軍,各軍,各守備一級作戰單位配備的速射炮,衛央沒能力設計出無後坐力炮,更沒能力設計出榴彈炮,但抗日神劇看多了,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倭奴用的炮型還是記住的,這時代的炮彈當然不能和幾百年以後相比較,但西軍設計出彈藥分開裝的各類霰彈、實心彈、發射後可空中二次點火射程超過五百步的火箭彈能夠配上軍械局設計生產的新型迫擊炮。
這一輪射擊經常是第一輪射擊,西軍方面軍組成之後還沒有出動過,故此一個方面軍直屬的火炮部隊如今還在組建中。
但這一次齊射,西軍以一個軍足以打崩潰韃靼人舉國組建的騎兵部隊。
緊接著前沿部隊攜帶的,正如這一次護送鑾駕東歸的部隊攜帶的輕便火炮緊跟著第三輪齊射。
扛得住這三輪齊射的,立即就要面對西軍鐵騎迅速靠近的火槍齊射,三十步左右一輪齊射後,那就是騎兵部隊徹底擊潰側面部隊,西軍步兵部隊正面衝擊敵軍主力部隊的事情了。
敢聚集那就火炮伺候。
敢逃跑那就騎兵追擊。
重騎兵突陣?
哪個跟你重騎兵正面碰撞啊,一輪沒良心炮下去你就是穿著祖傳鎖子金甲也給你震碎了。
衛央這次出發帶了三萬人,但到了洛陽之後便讓一部分退回去,他手中如今有兩萬人的部隊,全都是騎兵。
老皇帝原本擔心衛央的部隊要是被圍困住怎麼辦,可如今看到這裝備他什麼也不說了。
唯一能讓西軍無法奈何的可能就只有彈藥攜帶量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