鑾駕隊伍出城門,天子忽的挑起窗簾。
在鑾駕一側,衛央一身皮甲,腰下懸著問天劍,手中提著威壓六軍的大槍,比作戰之時多了一領正紅大氅,皺著眉不知在想什麼。
“衛卿,”天子詢問道,“你說朕東歸西安城百姓會在想什麼?”
懷恩抿抿嘴,陛下你這又在自取其辱!
衛央瞧了瞧,很肯定地告訴老皇帝大實話。
他是這麼說的:“這老頭可算走了!”
老皇帝哈哈一笑,道:“朕想的和你想的一樣。”
“陛下在西安府多少天,老百姓就得擔心受怕多少天,各種攤派落到各家頭上就是一筆巨資,”衛央實話實說道,“富商有了面子,巨賈轉了厚利,高管得了便宜,小官有了機遇,唯獨民眾要受苦。”
“讓商隊進駐西安,”老皇帝揮手,“商稅減半,一年;土地稅減少三成,三年。”
“沒必要,這些錢落不到百姓手中,”衛央道,“不如降低秦王宮每年所需。”
呃?
“鐵甲軍不必那麼多,有三千人足矣,這些人,我來養活吧,不必從西安府要錢,太子妃所需,宮內賞賜下來的也就夠了,何況她還有俸祿。”衛央道,“既如此,將秦王宮的奢靡費用全部削減掉,如此一來只怕民眾也很難拿到切實的好處,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上減輕民眾的壓力了,商隊可大有作為,只是難免為官府苛責欺壓。”
“你看著,誰敢?”老皇帝一笑。
鑾駕出了城,百官群臣們一起參拜,老皇帝命懷恩降下聖旨,以禮部尚書王華為文淵閣大學士,暫且坐鎮西安,詔令西軍六萬大軍留守西安府並編練秦王宮守衛軍。
內閣四人錯愕不已。
原來陛下心中的內閣第五人就是王華嗎?
可西軍鐵騎在這,誰敢反對皇帝的聖旨?
“京官隨朕返京,當地官員請回吧,”懷恩目視遠處的華山派三俠,高聲傳旨,“朕嘗聞江湖有夏邑乃是社稷之福,華山派三俠既至,朕本當有所封賞,只行色匆匆,不急加封,且只以華山派掌門嶽不群,為西安府行宮一等供奉,華山封不平為行宮一等供奉,甯中則為二等供奉,聖旨即刻傳達天下。”
待三人要下馬謝恩,懷恩又說道:“天寒地凍,三位為國朝功臣,不必謝恩,待聖旨傳至華山派之後,再上表謝恩就是了。”
這也是超級待遇,有了這個待遇,嶽不群更多了一層金身,華山派再也沒有人可以與當地官府勾結肆意打壓了。
嶽不群倒不怎麼欣喜,衛央離開華山之時就跟他們明說了,這既是華山派的機會也是他們的危險。
要知道,一口氣封了兩個一等供奉那可是少林武當都沒有的待遇——人家也不需要。
可嵩山派需要啊!
“如今我華山派大局上不懼他們,如今大舞臺已有了,只剩下華山弟子奮鬥了,這很好,華山派不必恢復當年的武林中威風,也足以讓歷代師祖欣慰了。”嶽不群長長的撥出口氣來。
群臣們側目而視,但沒有人敢當面反對。
“華山派與崆峒派往來密切,與北嶽恆山派聯手應敵,有個弟子還在華陰縣當了縣尉,如今一門三供奉更是前所未有的恩遇!”張懋坐上自己的馬車,又順手將徐延祚幾個將門後人拉上車去,開篇便提醒,尤其提醒徐延祚說道,“如此一來只怕我們的利益得不到保證,與西軍貿易經常在這些人的干涉下,你須想個辦法。”
徐延祚謹慎地開啟窗簾,只看城頭上三面大纛迎風而飄,正要提醒這些人,那些人一起往城頭上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