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妃的書信,估計是宗室出了什麼事情,”衛央琢磨了一下才說道,“我回一封書信吧。”
華山派眾人告退,衛央開啟書信,裡頭居然有厚厚的將近二十頁的內容呢。
“衛君鈞鑒,故人安好。”寧王妃開篇先說,“太子駕薨,天子難安,今日西安府龍蛇四起,已與前日裡戒嚴,有她們照看料無大礙。只江西動亂在即,皇帝從中作祟,只怕刀兵之禍就在一兩年之內。我書畫老師唐寅持書來投,言寧王府有變,變在儲君之位。至若其餘事,與邸報所說一致,無復多言。只我有一事不解,也不好找軍情司詢問,煩請為我解憂。”
後面就是一長串名字,後面簡單介紹了一番這些人的出身、根腳、作為以及一部分故事,洋洋灑灑數千字簡單明快。
“她這是在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乃至於江西江東的文人士子尋找後路。”衛央當即明瞭。
看完書信,衛央提筆回覆:“花無百日紅,人可再教育。”
想了想,又寫了一句“寧王之志不可動搖,多做多錯”。
再想想那夜的事情,衛央直撓頭。
她總該有個歸宿才行,可這怎麼安排呢?
於是又寫了一句話:“西陲教育舉步維艱,姐姐可願西來?”
次日,書信發出後,衛央總覺著言未盡意未窮,待要追上去再斟酌萬千,卻又猶豫著不知該寫些什麼。
一時間勞德諾早已下山遠去了,衛央悵然若失,又不知所措。
正好軍情司情報送到,衛央也只好先打消心頭的悵惘。
畢竟這次送來的軍情可謂是相當重要,黃河決堤的真相找到了。
“河堤之處,並無炸燬的痕跡;附近民眾也沒有聽到炸裂的響動,故此無法判斷是否為火炮炸堤,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福王算計周王,試圖拉上週王一起做事,周王府對此一無所知;福王之後本該是越王,但此次並沒有越王出手的可能,只怕是諸王亂戰,民眾殃及無辜。”軍情顯示,“然,兩王搜刮狠毒,河岸十之九多田產盡歸王府,民心如火早晚引燃,我軍須早做準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寧女俠過來一瞧勃然大怒。
“就該宰了那兩個王八蛋,早知他們盤剝兇狠,卻不想膽大至此。”寧女俠詢問,“若不然,我們今夜就下山,宰了著兩個畜生。”
軍情通報後面還附著著一摞兩王盤剝的證據,其中倒賣人口逼良為娼可謂是數不勝數。
那就難怪寧女俠大怒了。
“他們早晚是要解決的,這一次中亂流民奔走四方,只怕要造成熊熊大火,此事才是最要緊的,至於兩王的下場,”衛央琢磨了片刻猜到,“他們既然參與了奪嫡之爭,那就讓他們淹沒在奪嫡之中去吧,倒是這些郡王應該處理一批。”
周王府出去的十八個郡王有十六個盤剝的比周王還狠,衛央不懷疑算計周王的事情裡頭有他們的一份子。
想了想,衛央讓送信來的軍情司斥候歇息,又看了半天通報,到傍晚的時候才讓斥候下山:“把這份通報送到牟斌手中,他知道該怎麼辦。”
不親自出手嗎?
“沒必要,老皇帝正需要找那麼幾個諸王殺雞駭猴呢,我們沒必要參與,如今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如何安置流民,不能讓中原十室九空,更不能讓流民全部跑到別的地方,就看老皇帝的手段了。”衛央心頭明瞭,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得首先把土地從諸王手中奪回,而後按照西陲的分配方式重新予以分配,使“耕者有其田”而抑制土地兼併才能解決問題。
歸根結底還是土地所有權的問題,土地國有是衛央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解決了這個麻煩,接下來就是土地使用權的重新劃分。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土地的使用途徑的不斷開發,土地的使用權也要仔細地劃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