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華陰到何難的糧草是朝廷的,這個時候有人截留那就成了……
自家的?
衛央想了一晚上也沒想明白有些人到底想幹什麼,難道他們真不怕老皇帝狠下殺手?
“或許也有老皇帝在推波助瀾,福王周王從來與懿文太子的後人往來都密切……”衛央想通了這一點,也就不十分生氣了。
而且,老皇帝這恐怕是在提前佈局西軍進入西安府的計劃。
朝廷的糧草到不了,西軍的糧草卻到了。
這說明什麼?
“朝廷裡有壞人啊,老皇帝看來是真要把皇孫當成唯一接班人來培養,”衛央恍然大悟,“福王周王未必就是‘不小心’洩露進行火藥甚至火炮試驗的秘密,這兩人是諸王當中最肥,盤剝也最狠的王,他們手裡積攢的金銀財寶糧食草藥甚至火炮,恐怕也是越王寧王,乃至興王最渴望的東西。”
狠!
老皇帝這是……他未必會用這種讓大明皇室人心盡失的方法——從火炮試驗造成黃河氾濫,到如今坐視有人剋扣賑災糧草乃至到後面算計諸王,這些未必是他一一計劃的,但機會一出現,老皇帝拼著被民心拋棄,也要讓那些諸王實力大減,這是個狠人。
“可他真的就那麼相信西軍?”衛央不相信。
這天,天色越發陰沉,山腳下管道上往西去的流民已經多了起來,衛央在山林中觀察,流民多的一股三五百,少的數十人,大股流民中,有西軍的商隊在組織,秩序很好,小股人馬卻有些混亂。
“這麼下去,等他們過了西安府,恐怕所過之處的地方要遭殃,得組織起來。”衛央算計片刻,正待讓客棧的人去通報西軍大部隊過來接應,有錦衣衛大部隊從西安府方向而來。
牟斌沒有來,但這次派來的是老熟人石守義,見面跪拜,飛快道:“大將軍,陛下有旨意,諸王正在最要緊時刻,流民不能亂。”
“天子何以教我?”衛央不相信老皇帝會坐視這些流民直奔西陲。
果然,石守義雙手託著聖旨遞上來,聖旨上寫的很清楚,要衛央“統合一切軍政要務,將流民安置於西安府周邊,‘以待天晴’”,其意昭然若揭。
“錦衣衛與東西兩廠並沒有東出河南,如今的洛陽與開封十分混亂,諸王爭奪不已,”石守義稟報,“在民間,有一個聲音十分巨大,說是有什麼福王寶藏,陛下想問,以福王寶藏,賑災為好還是任其爭奪為妙?”
老皇帝果然在打著挑唆諸王大戰的主意呢。
“賑災物資怎麼辦?”衛央反問這個,石守義答道,“陛下已傳召西陲,以西陲糧草逐步遞進傳到河西走廊保證軍民每日的用度;而以河西走廊及以東地區,包括隴東在內,所有官府儲藏的糧草先行送到中原應急。”
這法子不錯,但西陲豈不是吃大虧了麼?
“皇帝有給誰加封官爵?”衛央只當這是老皇帝最簡單的手段。
石守義卻說道:“並不為誰加官爵,陛下讓西安府以西,一切軍政要務係數歸老王爺統帥。”
用整個西安府以西的廣大地區換取這次賑災?
老皇帝瘋了吧?
“難道是為了福王寶藏?”衛央不悅道,“你即刻回去告知皇帝,福王寶藏哪怕是真的,那也不過是一堆金銀財寶,沒有太大的實際價值。自西陲調撥糧草過來的事情可行,西部軍政要務交付老王爺,此事我不插手。但若是要所謂的福王寶藏,而調撥這麼多糧食藥草,那是有損過本的行為,要皇帝三思。”
“是,兩位國公也是這麼勸陛下,陛下卻說,他想看看,這些調撥過來的糧草,加上福王寶藏,到底能打造幾個反賊。”石守義嘆道,“有西軍在身邊,陛下膽量大如天,只是要苦了中原的民眾,他們才脫離兩王的狼窩,只怕又要進入諸王爭位的虎穴,大將軍,我們西軍可不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