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的放權讓衛央心中充滿了不安。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皇帝到最後幾年哪一個不想抓緊手中的權力?
朱佑樘又不是傻子,在皇孫還沒有生出來的時候……
“難道,這又是一個煙霧彈?”衛央心中猜測。
與皇帝有談了一下諸王,衛央無所顧忌,知道的便說好壞,不知道的直說不了解,到人定之初才起身要告辭。
老皇帝見他似乎並無意於提起那晚的事,心中也頗有猜測。
故此,衛央要告辭時他也沒挽留,只問:“婁氏那邊你打算怎麼安置?”
衛央哪知道,此事透著一股子詭異。
“你也不必為難,寧王謀逆是必然,婁氏若在京師,他反倒能多放心一些。此外,有婁氏在京,寧王縱然造反也能留他後人一線生機讓他們自去生活。”老皇帝笑道,“只是這一樁孽緣總要有個解決的時候。”
那能怎麼解決?
“將來再看吧,幾年之後太子妃進京還有個陪著說話的,”老皇帝告誡,“別的事朕不管,這件事,到時候你得親自負責。”
護送太子妃進京,必然是老皇帝駕崩之時,以衛央的警惕只怕到時候很難相信朝廷沒有別的手段。
“以你的武功,只怕到時候汪直與大內供奉加起來也不是對手,此外,朕到時候會傳旨詔你帶鐵騎三萬到五萬,以你西軍的威懾力,還沒有人敢冒著身死國滅的危險,此事你大可放心。”老皇帝笑道。
衛央只是覺著奇怪至極。
老皇帝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
“你也去看一下太子吧,到你進京的那天,太子留下的那些人手,若是有可堪一用的,你自管取用,若是心懷叵測的,朕卻沒有發現的,那也要勞你出手誅殺,你去吧。”老皇帝提起太子的事情來,情緒上已經不見有絲毫波動。
不是傷透心了,而是太子已經讓他無限制地降低對儲君的期待了。
衛央不明白這時候讓他去兼太子有什麼用意,但想想也無妨,遂讓李芳帶路,提劍直奔後頭而去。
太子妃恰在一旁照應,說是照應實際上不過是看著太子的心腹們想盡法子救命。
“秦國公來了。”太子身邊的內侍進來稟報。
太子妃啊的一下,忙要起身躲開來,卻聽李芳訓斥道:“一股子藥味兒,不通風怎行?窗子開啟幾扇。”
有小內侍賠笑道:“祖宗,奴婢是奉命行事。”
“你管他做什麼,他們既然覺著有更好的法子,就讓他們用自己的法子對付,”衛央道,“若不然人家還說天家無情,皇帝故意讓太子完蛋。”
屋內聚集著十數人,聞言不約而同哼的一聲。
太子妃一看,門外已人影憧憧撞入進來,躲避也不及了,只好忍著一身的不便起身迎迓。
衛央進門一瞧,見太子妃臉頰浮腫行動已有些不利索,心裡直納悶兒,太子這小子行動挺利索啊。
一晚上就成?
“大將軍。”太子妃見禮。
衛央拱拱手道:“祝賀。”
……
太子妃忽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要是恨,她反倒不怎麼痛恨,竟還有些好笑。
但要說平淡對待吧,她又做不到。
這個時候她什麼都明白了,在皇帝的安排下,她的命運就是給皇家生兒育女,沒有秦國公還有個儲君呢,這一關怎麼也躲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