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女俠在衛央的臨時住處的廚房轉了一圈,主要看了下這幫人是如何對待秦王的大婚的。
麵缸裡是摻著糜子面的白麵,米桶裡裝著尋常的大米,還有一點來自陝北的小米,郊外農家收的雞蛋,案板上也沒有按照各級官府的要求,擺從兩個到十六個不等的福瑞喜慶的花饃饃。
反倒是水缸旁邊放著一袋花饃饃,這是秦王大婚的時候要給當賀禮送去的。
開啟袋子看一下,饃饃已經有些幹了。
寧女俠在廚房裡轉了一圈,心裡已經對西陲和皇室的關係有了本質的認識。
維持表面的關係,也就是法統一致,別的方面西陲不尊重朝廷的權威。
不過,秦王大婚你就送這點禮物就夠?
“衛央這小子肯定做得出來,他是有肉要夾在饃饃裡吃,能不給人看見就不給人看見的德性,但小郡主不會這麼幹,”寧女俠忽然頓悟了,“這孩子到西安府只怕也不僅僅是給朝廷形成巨大的軍事壓力,還有處理這些事情的打算。”
正想著,小郡主進來了。
“禮物就準備這點肯定不行,”甯中則並沒見外,指著袋子說,“衛央這小子,人家送他幾千兩銀子,他也只會給人家三兩銀子的回禮,倒不是不好,但西陲的體面總是要照顧一些才好。”
小郡主忍俊不禁,指著花饃袋子說,就這還是她派人去農戶家請人家幫忙製作,若不然衛央都想不到。
寧女俠奇道:“那他準備給人家送啥禮物?”
小郡主臉色古怪,半晌才說:“人到就行。”
……
寧女俠油然感佩:“我從未見過有如此膽大妄為之徒!”
這才到哪兒呀,衛央的意思是既然朝廷要的是他的一張臉,他去亮個相就行了,至於禮物什麼的,他帶兵護駕就是最好的禮物。
“你們還不知道,他的想法是,既然幫了皇帝那麼大的忙,皇帝得給他支付軍費才行,”小郡主好笑,“畢竟,在他看來西陲與朝廷的關係也就那樣了,不能讓老皇帝佔了便宜。”
那襄陽怎麼看的?她就不說點什麼嗎?
“襄陽更摳門兒呢,這次出發前,她還叮囑我,一定要管著他的銀子,能給三兩銀子辦好禮物,就不要花五兩銀子去辦了。”小郡主嘆息不已。
這可真是進了那道門真是一家人,襄陽此前可不是個扣扣索索的孩子啊。
“我們最近的日子過得還行了,這次接到了請柬,給秦王準備了不算太難看的禮物,”寧女俠也覺著心疼了,“在龍泉給秦王購置了一柄寶劍,人家要價八百兩銀子,封師兄講價講到六百兩,自己添置了一點金子和寶石,在劍鞘裡裡外外妝點一番,這還不算,還準備了玉龍金鳳,這還覺著拿不出手呢。”
這麼貴?
“崆峒派準備了八十頃田產,衡山派家大業大,準備了三千兩銀子的禮物,還有珠寶玉器,嵩山派送上價值連城的玉璧,據說是當年始皇帝平定六國的時候,從楚國王宮找來的。”寧女俠笑道,“更別說少林派,不知送了多少田產,禮物分量世所罕見。”
那北嶽恆山派?
“定閒師姐手書的佛經一卷,這相當貴重,”寧女俠透露,“當年峨眉派想求一卷定閒師姐手書的佛經,花了數錢兩銀子也沒得手過。”想想才感嘆,“當年若不是太過緊急,我們送到府上的禮物也不至於那麼拿不出手。”
這是說襄陽嫁過來的時候呢。
“你們還準備了什麼?”甯中則感覺至少應該有點分量的禮物才夠檔次。
小郡主琢磨了許久,才無奈地道:“爹爹說什麼都不必準備了,人到了就好。”
嗯?
“這是在哪方面吃了虧才這樣吧?”甯中則很瞭解西陲的辦事風格。
小郡主搖搖頭,她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的。
說會話,到了前廳,眾人正說著送禮的事情。
左冷禪說道:“五嶽劍派各送各的,那也是應該的,但同氣連枝總得有個方式,在各派送出一份禮物之外,在下認為應該以五嶽劍派的名義再送一份。”
泰山派當即反對:“嵩山派家大業大,我泰山派可沒那麼多錢。”
其餘三派也不說話。
老皇帝睡了此次秦王大婚之後,他要到嵩山,既拜謁少林,也瞻仰嵩山封禪臺,那可是在嵩山派的名下。
嵩山派得了天大的便宜,左冷禪此番原本武功大進,還觀摩了九陰真經總綱篇,江湖威望又最高,若再得了老皇帝的青睞,他要強行並派,只有少林武當才可阻攔。但若此次趁機讓他以五嶽劍派的名義給下一代皇帝送了禮,往後誰還能制約嵩山派?
嶽不群目視衛央。
他心裡最清楚這時代什麼才最有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