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歸位,有司連夜稽核有功之士,剩下的就只有撫卹與犒賞之類了。
衛央注視著緩緩抬進神殿的將士們,面色一時緩和,一時決斷,倒讓許多人擔憂了。
朱副總兵悄悄道:“只怕征戰多了反倒憐惜起將士。”
他的意思很明確,就是怕衛央擔心付出的代價太多竟然不喜歡行軍打仗了。
老王爺搖頭,他篤定衛央不是那麼短視的人。
這小子是一個秉承“批判的武器要有,武器的批判也要跟上,批判的武器替代不了武器的批判”理論的狠人。
讓他放下刀槍立地成佛?
他敢物理度化跟他這麼說話的人。
夜半靈柩全部停放結束後,老頭兒三鞠躬,扶著劍走出神殿,吩咐道:“待明日家屬們來見了,便要送到烈士陵園下葬,要記著,遠路的烈屬過來之後記著將路程食宿全部承接好,不可讓人家心寒,此外,開過年,一定要記著將撫卹與榮譽一起送到家裡去,決不許遷延。”
要過年了,可這些家庭卻再也無法團圓了,作為活著回來的人就應該照顧到這種情緒,儘量在物質上予以強大的保障,同時還要在精神上進行適當的慰問,這也是寫進軍規裡的條令,須不可違反。
軍法官與輜重將軍處一起應是。
老王爺遂問衛央道:“方才心事重重的想什麼事情了?”
“技術優勢還不是很大,火槍兵受限制太多,戰術戰法還需要改進,訓練還不夠科學。”衛央連提了好幾個意見,而後才問,“朝廷何意?聽說王繼恩牟斌等人都在哈密?”
老王爺點頭:“他們是帶著幾道聖旨過來的,這一次,恐怕是天子試探我們的底線,你打定主意要拿下jyg了嗎?”
“至少要有我們的人,朝廷不可靠,他們的試探不是試探,是失敗了就叫試探,成功了則號稱對待逆黨。”衛央憂慮道,“總這麼下去不是個事兒,老皇帝貪得無厭,步步緊逼,我們必須讓他知道疼痛。我的打算是拿下jyg之後,對趙王下手。”
“不,留著這些人,讓他們內訌去。”老頭兒詢問道,“軍事上不必再多朝廷形成壓力了,拿下一半jyg,整個河西走廊就在我們的威懾中。政治上保證我們的底線,也就是絕不裂土封王,但必須將西陲放在朝廷管不到,至少不能亂伸手的位置。我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的文官管理體系可以實行下去,名義上可以叫布政使,可以叫知府,但不接受吏部的管理。如今就缺經濟上的制裁,你有什麼注意?”
降價。
“細鹽降價吧,放出去的那些商業間諜已經成了氣候,降低細鹽的價格,保證佔據主流的我們的商隊可以讓中等收入者群體吃上哈密細鹽,進而把朝廷建造的鹽廠變成我們哈密細鹽的專賣店,培養一批必須依靠我們才能活的大商人。”衛央道,“走吧,連夜召懷恩等人來見,讓他們拿出誠意,要過年了,懶得再跟他們扯淡了,快刀斬亂麻。”
好。
可老王爺萬萬沒想到,衛央帶兵去把驛館給圍了。
“北庭侯,你這是幹什麼?”懷恩與牟斌大驚。
衛央伸手要道:“皇帝的聖旨到底有幾道?閣部的意思到底有幾個?別麻煩了,一併拿給我,你等隨我去銀安殿,說得好,我拍人立即去接管jyg,說不好,今夜兵發jyg,上元節在西安府過。”
懷恩無可奈何,牟斌敢怒不言。
誰見過這等派兵迎接聖旨的強盜?
“你今天不是看見了麼。”衛央往椅子上一坐,“都拿來,不要吞吞吐吐,沒工夫與你們閒話。”
懷恩一看只好請三道聖旨,連同一方金印。
頭一道聖旨簡單,不過是明確了忠順王府的許可權以及勢力範圍。
次一道更進一步加封忠順王為單字親王,明確西軍與朝廷大軍的各自的防線,但同時也將西陲分為了四份,北庭到葉爾羌歸衛央,青海歸小郡主,河套地區歸高嵐,王府控制的區域從河西諸衛延伸到包括tf在內的新收復的大片土地。
“這兩道聖旨沒啥用,收回去吧。”衛央開啟第三道聖旨,這道聖旨有點意思,“一切照舊,以jyg為中轉,同榷場,雙方共管。加忠順王、北庭侯、平陽侯、賀蘭侯食邑三百。敕封馮蕪為鄯善侯,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