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派劍法最精妙之處,便在於劍陣奧妙。
定逸師太並沒有對此有什麼保密的,她明確告訴衛央,這恆山劍陣與當年的全真教七星劍陣是不同的:“王重陽一代大師,親手創立的北斗七星劍陣自然奧妙無窮,然佛門劍陣,自是以佛門神通運轉。若說兩者之間有關,也是‘同氣連枝、相互相應’一句罷了。武道之根本,在於集中力氣往一點打去,恆山派弟子孱弱,內功火候也很差,故不得與人爭鋒,而江湖之大,來來去去莫過於六個字,所謂我殺你,你殺我。行走江湖,恆山派的尼姑自然要有一門防身的絕招。這恆山劍陣,便是集合眾人之力,一鼓作氣全部發出去,此所謂一者。”
衛央自然很瞭解恆山劍陣,定逸師太說的他都理解。
“然此法非必要不可使用,恆山派弟子行走江湖時常用劍陣便是第二者了,所謂‘處處有劍,迫敵投降’,這也是得饒人是且饒人。”說到這裡,定逸師太一笑,說道,“只不過,恆山派的弟子們武功太差,尋常都是人家‘得饒人是且饒人’。衛少俠內功雄厚,早已超過了五嶽劍派所有二代弟子,你身法迅猛如電,我瞧以一人之力全然可施展恆山派的劍陣,那位葉施主定然也教過,不過,恆山派雖然孱弱,這劍陣心法卻有獨到之處,你且都記下。”
衛央聽著這個脾氣暴躁的老尼姑囉裡囉嗦的,卻不覺她太過於精細。
“見性峰教育諸弟子的時候恐怕她也是這麼苦口婆心,是個脾氣不好的老尼姑,也是個熱心腸的女俠。”衛央心裡想。
恆山派的內功心法十分簡單,過來過去就八個字。
一忍再忍,綿裡藏針。
說白了就是不論對方武功多麼好,我只要堅守我的根本。
如雙腳踩在地上,我保證自己不被攻擊到便好,待你的劍法用老了我便即刻展開反擊。
這本是後發制人的高招,只可惜恆山派的劍法的確不怎麼高明。
“綿裡藏針是本真,得饒人是且饒人,無故不佩三尺劍,抬頭觀想見性峰。”定逸師太口中說著總綱,手中劍法施展開來展現,只見她劍法綿密,然劍鋒上真氣鼓盪,憑並不迅捷的劍法,在身前交織出一片細細密密的劍網來。
衛央仔細觀察,若這是定逸師太十成功力下的劍法,他施展全力幾乎可堪一比。
然,正是這“可堪一比”卻要他數年時光才能突破。
“貧尼數十年內力,若全力施展,只怕你們都瞧不明白,儀和,你是大師姐,可要看好了給師妹講解。”定逸師太覷個冷目視眾人,她見衛央時而眉頭一皺,緊接著便含笑點頭,心中便知曉此人已經領悟了劍陣之妙,但又見自己的弟子們只是讚歎,心中不由有些好笑,也有些生氣,遂說道。
儀和連忙應是。
“師太這樣教倒也能夠為恆山派諸位小師傅打好牢固的基礎,不過,晚輩也有一句話,”衛央持劍拱手道,“五嶽劍派,落腳點正是在這劍法上。師太以內功教授諸位弟子們,她們年紀且小,經驗有限,又怎麼能理解劍法中的精妙之處?”
他伸出劍指持劍橫掃,點評道:“如這‘佛光普照’的一招,看著簡簡單單一橫掃,然而若是以內力催動,劍柄更在劍鋒前,乃是恆山派的前輩高人創造的迫敵投降的一招高妙的劍法,弟子們若是內力不濟強行使出來,那就有些畫虎不成了。晚輩有個建議,不如諸弟子先從最簡單的紮紮實實學基礎,這些高妙的劍法麼,等她們臨敵經驗多起來,領悟的心思便也多起來,到時候再仔細學習也就是了。”
恆山派弟子的武功很差,就因為教她們的人鬍子眉毛一把抓,高明的劍法與簡單的劍法一起使出來。
正如她們還在學九九乘法表結果立馬給她們教了二元一次方程式,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自然要事倍功半。
定逸師太見他劍法雖然遲緩,但上頭的威力就算是她也要稍稍躲避一下,心中讚歎道:“真不愧西陲少年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