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妃婁氏,閨名叫素珍。
她可不是一般人。
江西上饒有大儒,其名越婁諒,提及此人或許後世沒有多少人知曉,但他有一個弟子叫王陽明。
婁諒其人是大儒,以“窮理”為要,恪守朱子理學的傳統,每日早起便掃灑庭除,而後祭拜婁氏先祖,而後才出門從容見人,端得理學名家做派。
婁氏從其學,自然也是理學名家的做派,但她為人聰慧嫻雅,雖能吟詠詩詞,也能書擘窠大字,也甚工工整的小楷,但在政治上是十分才能有限的。
這不,這次來哈密,她只十分茫然也十分驚恐地通報:“王兄,我不知你們男兒家的事情,只是這刺殺一事……我怎麼也瞧不懂。”
老頭兒初聞此言心中大吃一驚,但此刻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你也算有心了,一路風塵僕僕,應當是星夜兼程而來。寧王的打算應當是,今天你到哈密,幾路刺殺同時開始對不對?”老頭兒問道,“你可知這人的意圖?”
婁氏茫然道:“我想了一路,只心亂如麻。本想早些到哈密通報給你們,可路上始終快不起來……”
實際上,她的確是加快了腳步,只不過,寧王算定的就是她今日才到達哈密。
那廝真是個人物,他這麼做的用意有三。
其一者自然是表面上透露出來的意思,我試一試你西軍的實力到底多麼強悍。
這是他透露出來的小宗入大宗乃至奪嫡的野心,這一點無可厚非。
然其二便顯出此人的梟雄心志了。
婁氏到這裡來了,那麼一旦刺殺成功的話,婁氏若在西陲出了問題,以一個親王的正妃的性命,你說當得不當得賠罪?
更何況,婁氏的到來本就代表著寧王的用意,他只是要試探西軍的實力,至少要試探必然掌握西軍數十年的幾個領軍人物的本領,最少是遇到刺殺能否活下去的本領,他的意思很明確,寧王妃都抵押在西陲了,你說我這刺殺還能是認真的嗎?
其三,一旦刺殺得手,婁氏或許沒有帶來解藥或者什麼救命的寶貝,可跟著她一起來的人必然會有法子應對的。
或者乾脆用婁氏這個理學名家的女兒的性命,賭西軍哪怕群龍無首也不敢貿然報復的結果?
別忘了,王陽明這個算是婁氏的師兄的理學名家、當今天下儒門第一人的大才可正據守在臨洮府呢。
“無論怎麼做,寧王都不輸。”這是朱宸濠的打算。
他不在乎一旦失控了怎麼辦,他知道胡能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廝是一個狠人啊。”老頭兒也不由佩服起朱宸濠的手段來。
不過,就憑寧王府那幾個廢物就想刺殺他們?
老頭兒的沉著讓婁氏更加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