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本是讓軍卒阻攔民眾,軍卒不幹了。
他親自帶人阻攔軍卒,如今他在床頭上捂著斷掉的鼻子哭的不像樣子。
“如今之臨洮,民不過三千口,軍不過五六十,多是外地兵,最可恨,此地只怕不須西軍鎮守,人人卻嚮往西軍到來,人心不在朝廷了。”王守仁仰天長嘆,再一次壓住想法子反擊的念頭。
他給楊一清的書信中明確警告:“此番朝廷中有高人,以退為進試圖歸罪於西軍,然而西軍一撤退,他們不曾佔據朝廷一州一縣,又揮軍河套收復那麼大的地界,可謂名利雙收至矣。如所料不差,衛央定要傾全力對付三邊總制這一執事官,你當千萬要小心。”
楊一清得書,頗有些不以為然,西軍除了軍力充沛還能有什麼稱道之處?
“王守仁待西軍過分心慈手軟了,我就不信他對付不了區區一個婦人,坐視高嵐退回青海,此其罪一也。事到如今還在為西軍說話,其罪二也。”楊一清夤夜寫奏章,聲稱,“當速命其人前往四川赴任,甘肅之事不當再由旁人置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屬下不解,幕僚一口道破:“西軍離開後,朝廷必定會尋找替罪之羊,王守仁聰明機智,他留在臨洮,此番戰敗的罪責,只怕總兵府那邊不會承擔,這不是軍事,這才是朝堂爭鬥,你等不知矣。”
遂有人怒道:“這一切都是西軍挑起,難道就讓他們這麼抽身而去嗎?”
“不然?數十萬鐵騎,你去面對嗎?”幕僚怒問道。
可這些人還有一個問題。
臨洮府的西軍撤走了,河套地區的西軍為何還沒有動靜?
楊一清認為:“衛央小人定會吞下朝廷送出的這塊肥肉。”
否則?
“大人且慢!此人行事如作戰,素來狡詐多變,還是不要先發誓賭咒,免得往後難做人。”一看楊一清就要發誓,幕僚們慌忙勸解。
次日一大早,自河套以北來的信使到三邊總制行營。
信使是楊一清的熟人。
“別來無恙?”楊一清高坐白虎節堂問。
來人冷淡道:“楊大人統兵之時,我等為韃子所擄,你說有沒有恙?”
堂下齊呼道:“怎麼敢造次?”
“我如今為西軍賀蘭軍守備,你敢動我試試。”信使走上前,扔下一封信,抱手冷淡道,“我家大人說了,楊一清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故此,在我家大人離開之前,要你一句話,這河套以南,你守不守得住?守得住,即刻派人北上,守不住便說,朝廷軍無能,還有我西軍在此,定不叫大明失去這麼好的一塊地方。”
楊一清忍著怒,開啟書信一瞧,上頭四句話:“河套之地,古來必爭,你若無能,我代爾守。”
恰在此時信使嘲諷道:“守得住守不住,歷史不已經做出證明了麼,多此一舉幹什麼。”
楊一清胸口如有雷擊,心中又怒又氣,驀然想到去年發生的京營三營人馬盡被韃靼覆滅一事,由不住喉頭一甜,噗的一口血,直噴在那一張白紙的上面,滿心都只是一句話:“楊一清無能,歷史早已證明。”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