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的到來,讓衛央心裡的危機感越發強烈。
根據衛央那點世界歷史知識儲備體系,他只知道自己所處的時代,正是西方文藝復興時代,他記得有一次給前女友發了一張《本山大叔的微笑》而被嘲諷“你連蒙娜麗莎為什麼微笑都不懂還敢發‘本山大叔的微笑’”而特意去試圖瞭解一下,結果只看了一下達芬奇的基本資訊,就沒有耐心繼續瞭解了。
因此,他記得達芬奇就生活在這個時代,大約與當今皇帝是同齡人。
那就是文藝復興的一個標誌性的人物,他的出現最起碼說明西方已經開始解放思想。
然後是什麼?
衛央既不懂米開朗基羅,也不知米蘭,他只知文藝復興之後,便是工業革命,更知道兩者之間的時段,就是神秘的海洋向混沌的人類展開了神秘的面紗。
也就是大航海時代,帶血的偉大的大航海時代。
西方在覺醒。
東方也沒有閒著,倭人在隨時準備一統,一統之後就到了……
嗯?
“黑船事件我是知道的,但在此之前……”衛央心中不由浮現出王莽同志說的那話,“東海彼岸,世之良田,有我商人,建殷地安。”
此中,大有可為啊!
“左右倭人都是要被黑船搞醒的,與其被新爸爸搞一頓,不如被自古以來的爸爸搞一頓,他們熟悉了我們,接受起來應當是更通順,若不通順那就是需要再捅捅。聽說,那邊銀子多,在全國初級工業化沒能實現之前,銀本位加糧本位的經濟體系應該是可以再堅持一段時間的。”衛央心想道,“所以,搞他們,既是自古以來,又是從今往後,還有大利可圖,何不搞之呢?!”
搞人,首先得有人,對方車馬炮已經擺好了。
我們的人更在何處?
“此時不可急,當緩緩搞之,但應該先建立比較成熟的、富有進攻性的、極具侵略性的人才隊伍,西陲沒有這種人,但……”衛央輕輕一笑,“沒有槍沒有炮,想辦法自己造;沒有急先鋒,這不是遙遠的東南沿海還有一群西洋人嗎?!”
小郡主進門,見他笑容十分溫和,心中便知又打誰的主意了。遂問道:“幾個倭人而已幹嘛那麼興奮?”
“這什麼話啊,我只是覺著他們挺好玩。”衛央道,“我軍在東南沿海有沒有情報點?”
“果然。”小郡主笑道,“沒有情報點,開設幾個也就是了啊,你要找他們拿什麼?他們那邊據說銀子挺多。”
一聽到銀子,馮娘子嗖的一下就出現在屋裡了。
她形容端莊,目光溫柔,細聲細氣說:“要給倭人賣細鹽了吧?那一石可就得數錢文,用銀子結賬最好了,此事交給我。”
衛央驚奇道:“我為什麼不能不賣給他們鹽還能把銀子賺回來?”
……
這嘴臉,十分有讓小郡主幾個熟悉的德性了。
那打算怎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