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花花草草不會說話,人家就待在那裡,偏要這些酸文人給人家匹配什麼或者高雅風流,或者什麼卑劣無恥,花花草草又不會說話,能怎麼跟那些潑才辯解?這就好比那些不吃肉的潑才,偏欺負蔬菜水果大米麥子不會說話唄。”衛央鄙夷道,“一副好皮囊,可惜與國與家無望,看到一片大雪,便覺人生無聊,何不去死乎?這幫人天生就是叫咱們的文明給慣的。”
“瞧懂了,你是真不喜歡那些吟詩作畫以為風流的才子。”小郡主豎大拇指道。
衛央從不否定這一點。
“不過,這幫人也有好,好就好在其中大量只會吟詩作畫的無能者沒有去填充知府知縣衙門,若是讓這些人上去,他們或不會都是貪官,但大都是庸官,老百姓倒了八輩子黴了,才遇到那麼一幫東西。”衛央道,“我們可不能把勝利的果實交到文人的手裡,自古以來那些農民起義的結果,都是勝利的果實被文人擢取,還是讓他們買手故紙堆,研究研究聖人所云,寫幾句無聊的酸詞流芳千古去罷,我輩只做為萬世開太平的小事。”
“哪裡用得著,西陲那些個文人在聚會,他們的想法是,借為被你殺掉的那些潑才翻案,從而否定我們的努力,此事我們不必理會,馮蕪只一片文字,便可落他們入深淵,她本是單純女子,”小郡主批評,“但被你帶成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衛央一瞪眼:“信不信扣你這月分紅?”
小郡主當即住嘴。
惹不起有錢的衛小郎。
一時出軍帳,六軍分前後左右,將陣腳扎穩當,中間兩支軍馬擺開陣勢,將大纛高高懸掛。
城頭人頭攢動,片刻百千人探看。
皇帝臉色稍稍有一些陰沉。
但他瞧見最當中一面“明”字大旗,心情便開闊了許多。
西陲乃國中之國,比察合臺葉爾羌這些異國並無許多差別,可那一面明軍大旗瞧著已經舊了,顯然是經常在軍中懸掛,這的確是令他欣慰的事情。
大旗之下,大纛四面:最中間一面,自是忠順王的大纛,那是西陲大軍的靈魂。大纛之側一面打“趙”字軍旗,一面打“鎮戎”軍旗,後頭虛設一位置,高懸“奉旨留守西陲”“世報君恩”等自太宗皇帝至今的賞貼加銜。
中軍之側又打兩面大纛,一面上紅旗邊,裡頭一塊白色,上頭繡著一根紅色羽箭,那是郡主的代表。大纛周圍乃是各色軍旗,有五色五行旗,三色傳令旗,纛上無字,旗上也無字,全憑小郡主的威望號令六軍。
中軍另一側卻是“高”字大纛旗,上頭也沒有太多字樣,可見那上頭並未給自己加官兒。
“那是党項首領高嵐。”汪直指著那邊道。
皇帝目光閃了又閃,他孃的,朕御駕親征在河套吃敗仗了,結果賀蘭山方圓八百里如今成了一個女人的專屬領地。
上哪裡說理?
忽聽軍中號角齊鳴,最前方大軍展開,簇擁著一面大纛往前走,纛上一個字,衛。
萬軍一時讓開,陣中馳出三騎,後頭跟隨良將數百,三面大纛一起跟進,在三騎身後站定了。
喜歡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請大家收藏:()從笑傲江湖到大明國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